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2:57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司马光砸缸》二

  教学要点:
  讲读全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堂作业3、4题。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新词。
  二、讲读全文。
  1、指名读全文。
  2、哪一部分课文写了“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去了”?(板书:掉到大水缸里)
  3、齐读第二节。
  4、当一个小朋友掉大水缸里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怎么样?(板书:都慌了)
  5、他们为什么会慌呢?(缸大水深,小朋友个子小,掉到大水缸里要淹死的。)
  6、图上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其他小朋友都慌了?(让学生看图说说)
  7、课文中那些词语说明小朋友们多慌了?(板书:叫、喊、跑、找
  8、用慌张的语气齐读第三节。
  9、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怎么样?(板书:没有慌)
  10、当时司马光心里会怎么想呢?(司马光心里会想:小朋友掉进缸?拿块石头把缸砸破,让水流出来,不就可以把小朋友就出来了吗?)
  11、书上哪一节是写司马光砸缸救人的?
  12、指名读第四节。出示小黑板:
  司马光()起一块石头,用力()那口缸。
  这两个括号里该填哪两个字?(板书:拿、砸)
  “拿”和“砸”这两个动作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司马光是怎样砸那口缸的?(板书:用力)
  什么叫“用力”?(用足力气)谁能做一个用力砸的动作?
  13、司马光拿起石头,用力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结果怎么样?(齐读最后一节)(板书:得救了)
  14、司马光救人的办法与别的小朋友哭着、喊着去找大人的办法,那种好?为什么?
  15、你觉得司马光是怎样一个孩子,你从这件是中懂得了什么?
  (司马光是一个聪明、机智、遇事沉着、镇定、会动脑筋的孩子。懂得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意外的事情,也不要慌张,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16、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口头组词:光、朋、友、心、用、力、破。
  2、抄写词语:古时候、小朋友、花园、小心、没有、石头、用力
  四、作业。
  课堂作业第4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听写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新词。
  2、回答课后第2题
  3、口头填空。
  一个小朋友()到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了。司马光()一块石头,用力()那口缸,几下子就把水缸()了。掉到大水缸里的小朋友()了。
  二、指导朗读。
  1、回答问题,结合练读。
  (1)“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去了。”这时情况危急,这句话该怎么读?
  (2)那部分课文些别的孩子都慌了?谁能用惊慌、着急的语气读这几句?
  (3)司马光“没有慌”三个词要读的重一些,“拿起”、“用力砸”要读的有力,表现出司马光的机智、果断。
  2、指名练读,小组读、集体读。
  三、复述课文。
  1、找出与这三幅课文插图相对应的课文。
  2、看投影或看课文插图复述课文。
  3、集体评议。
  四、总结。
  这篇课文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司马光离开我们将近九百多年了,他小时候不但聪明、机智、遇事不慌。小朋友们也要想他那样,遇到危急情况不要慌,要动脑筋,想办法。
  五、作业。
  把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六、板书设计:
  13、司马光砸缸
  小朋友司马光
  都慌了没有慌
  掉到大叫拿
  水缸里......喊用力......得救了
  跑砸
  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司马光砸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