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2:26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桥》一

  教材分析:
  《奇妙的桥》是一篇科普性的文章,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制小学实验教科书语文(鄂教版)第二册,全文五个自然段,用通俗流畅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三种奇妙的桥。走在晶莹透亮的玻璃桥上,仿佛进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走在世界上第一座纸桥上,你完全不用担心它会断裂,连3吨重的汽车都能通过呢!走在青海省察尔汗湖的盐桥上,你会看到汽车、火车在盐桥上通行无阻。这些桥太奇妙了!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科普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只要稍加引导,这篇文字浅显的课文就很容易读懂,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学习兴趣非常浓,思维活跃,乐于表现自己。因此,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尤为重要。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了解近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由此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并立足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桥的奇妙。
  教学目标:
  1、学会“桥、加、利、米、进、入、国、车”八个字,会认“进、重、量、童、种、担、汽、通”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桥的奇妙,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八个字,会认八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各种桥的特点,感受桥的奇妙。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呢?同学们刚才介绍的有用木头造的桥,有用石头造的桥,还有用水泥、钢铁造的桥。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桥和你们介绍的都不一样。
  2、玻璃、纸、盐给你什么感觉?可这些东西都可以用来造桥。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呢?
  3、齐读课题:奇妙的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小声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感受桥的奇妙,好吗?学生自读课文。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卡片认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发现难读的句子
  4、你知道哪些奇妙的桥?
  三、学习第二段
  1、玻璃桥真神奇,我们先去看看,不过柳老师有要求,不仅要看,还要能说我们是怎么学的?
  2、先自由读一读
  3、玻璃桥有什么特点?
  4、奇妙在哪?
  为什么说走在玻璃桥上,似乎进入了童话世界?理解“晶莹透亮”这个词。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桥的奇妙。
  6、归纳学法
  1)自读。
  2)介绍了什么桥?
  3)、它有什么特点?
  4)、这座桥奇妙的地方在哪里?
  5)、再读。
  四、识字写字
  1、认读“桥、加、利、米”
  2、自由识记、组词
  3、描红、评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