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1:4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四(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图片、录音朗诵、古筝曲。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传说白居易十六岁时自江南赴长安应试举人,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访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他的姓名,笑说:“长安米介正贵,在这里居住可不太容易啊!”等到展开白居易的诗作,读到《古原草》不由得赞叹道:“能做出这样的诗语,居亦易矣?”白居易自此名声大振。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草》(板题)。这是从原诗中截取的一部分。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师范读古诗,生认真听生字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古诗,要把字音读准。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指读古诗,要求把字音读准。
  2.幻灯出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生诵读诗句。
  (2)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把“枯”和“荣”分别贴在相应图片的下面,并说出理由。
  (3)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离离”。
  (4)谁知道“岁”是什么意思?
  (5)指导朗读。读出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
  (6)生练读、指读、评价读。
  3.幻灯出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你怎么理解“烧不尽”、“吹又生”?
  (2)指导朗读,读出野火的无情、野草的顽强。
  4.配乐诵读全诗。
  (个人读、评价读、小组比赛读)
  5.背诵诗句。
  (男女生比赛读。)
  (五)指导书写
  1.认读“枯、荣、烧”。
  2.练习组词,并用“光荣”造句。
  3.观察每个字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讲解、示范、指导。
  5.学生描红、临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四(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