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1:42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一

  以游戏法为主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简介作者,请学生根据已知进行介绍。反复读题,理解题意。
  2.铺垫性练习,为学习诗句打下基础。
  (1)照样子填词。例:了(停)宿()篱()未()追()寻()
  (2)交流所填的结果,并指出“同义复指”的作用。
  3.出示游戏题,自学理解诗的内容。
  (1)围绕“诗人杨万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2)宣布游戏规则:讨论分两组进行,自愿组合。一组经过讨论后使诗的内容“胖”(扩句)起来;一组讨论后使诗的内容“瘦”(缩句)下去。
  (3)开始计时,10分钟后,小组分别汇报讨论结果,同组成员可以补充。
  (“瘦”的结果:篱疏径深,花落未阴。儿童追蝶,入花无寻。“胖”的结果:农家菜园边有一道稀稀疏疏的竹篱笆,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路边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谢,但是树叶长得还不茂密。只见小路上奔跑着一个小男孩,咦!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在追逐黄色的蝴蝶。呀!蝴蝶不见了,原来它飞入了黄色的菜花丛中。)
  (4)交换各自的学习体会,并将不同的理解摘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4.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
  5.拓展性练习,运用上述的方法学习新诗。
  出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