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0:04

《丑小鸭》教学设计一

  一、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3)个问题阅读第七自然段。
  1.围绕问题(3),看第四幅图,大致找出写这一问题的段落(第七自然段)。[
  2.阅读第七自然段,边读、边看图、边思考,然后讨论。
  (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采用引读的方法分句理解课文。老师问学生答:什么时间?(第二年春天)什么地方?(湖面上)湖水怎样?(湖水很清像镜面)丑小鸭发觉了什么?(一个漂亮的影子)怎样漂亮?(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个漂亮的影子原来是谁的影子?(丑小鸭)
  3.用自己的话回答第3个问题。
  二、全文教学总结。
  1.读全文,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
  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主要就课文的思想内容说,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不要无限拔高。)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讨论:应带着什么语气读?
  2.试读,指名读,读读评评,直到读出感情为止。
  四、综合练习。
  1.课后练习题2、3、4。
  2.练讲这一童话故事。
  附:板书
  4丑小鸭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堆、等、钻、剩、特、瘦、除、咬、越”9个生字,做到能读会写、能把握其基本意思。
  2.运用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暖烘烘”、“特别”、“洁白”、“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等词句的意思。感受依据问题,分段阅读,把握意思,准确回答问题的方法。
  3.了解丑小鸭自出世后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后竟意外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这一故事内容,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所学方法理解词句段的意思,感受依据问题、分段阅读、把握意思、准确回答问题的方法。
  教学思路:
  以课后练习题一中的三个问题为线索,凭借课中的插图,先大致划出与各个问题相对应的段落,再抓住各个问题及其所对应的段落,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解词句段的方法,分段读议,理解基本意思,然后连段思考,回答问题,从而全面达到本课的训练目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丑小鸭》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