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49:27

《晚上的太阳》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晚上的“太阳”。(学生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奇怪吗?(师引导学生质疑:咦,晚上怎么还会有太阳?)你能猜猜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运用预习得到的信息来解释)
  3、关于晚上的“太阳”——电灯,你还知道些什么?(相机介绍爱迪生以及他的发明)
  4、爱迪生为什么想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
  (一)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①请来医生急性阑尾炎手术无可奈何一分一秒挡手简易
  ②犹豫痛苦发明焦急呻吟自豪智慧一本正经
  (2)指名读生字词,相机正音。(注意:“请、性”是后鼻音,“术”是翘舌音。)
  (3)去拼音读词。
  (4)齐读生字词。
  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较难读的长句子
  ①妈妈,要是晚上也有太阳/该多好哇,我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②这些灯/围一圈/挡手哇!(此处断句不准确会造成歧义)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4、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引读:一个大雪天的晚上,爱迪生的妈妈——。爸爸请来的医生说——,需要——。
  2、师简介“急性阑尾炎”。
  4、是啊,急性阑尾炎急需马上做手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板书:十万火急)面对这种危急情况,在场的所有人又有怎样的表现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讨论。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教师提醒要点:“医”的笔顺)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爱迪生爱动脑筋、善于发明创造的精神。学习复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
  请来医生急性阑尾炎手术
  2、学生简述第一段内容)[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五自然段
  1、读到这儿,很多小朋友都会皱眉头,为什么呢?(情况紧急,为妈妈担心)
  2、此时在场的人有什么表现?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划出描写在场人表现的句子或词语。
  3、讨论:
  (1)分板块随机进行
  板块一:医生犹豫了。
  医生“犹豫”了,什么是犹豫?(拿不定主意。)他会想些什么?(油灯的光线很暗,用它照明做手术很危险,这个手术是做呢,还是不做?)
  板块二:妈妈痛苦地呻吟着。
  理解“呻吟”:你有痛苦的经历吗?或者看到过别人的痛苦事情?(生病)像这样痛苦地忍不住发出声音就叫“呻吟”
  板块三: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
  什么是“无可奈何”,你能表演出爸爸这种着急的样子吗?
  板块四:爱迪生站在一旁——
  给“焦急”找个近义词朋友?爱迪生的手心为什么攥出了汗水?他是怎么想的?
  (2)指导感情朗读
  4、正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忽然爱迪生眼睛一亮:“医生,我有办法了。”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这个办法怎么样?
  5、小组讨论。(出示要求:①把第二自然段多读几遍用自己的话说说爱迪生是怎样做的。②结合自己课外做的实验记录说说爱迪生的方法好不好。)
  6、交流。
  7、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好办法,使医生顺利做完了手术。出示插图1,看图说话=H4Ob[Pfx|
  ;医生说——爸爸妈妈说——)(相机板书:化险为夷)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说什么?
  8、爱迪生没有满足于这简单的晚上的“太阳”,而是一本正经的对妈妈说——(出示这句话,齐读)爱迪生的这句话中有两个“太阳”,他们有什么不同?
  9、引读:后来,爱迪生——。这里的“真的”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爱迪生从小就善于动脑、积极思考,并且一直这样去做,长大后才有了伟大的发明创造。)
  三、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1、回忆内容,列出提纲:
  妈妈突发急病,马上要做手术——想出妙法,手术台前一片光明——手术成功,医生夸奖——郑重表示,要造“太阳”——发明电灯,造福人类。
  2、互相练习讲故事,提出意见后再讲。
  3、指名讲故事,评议补充。
  2、这美好的一切都是源于爱迪生。由于爱迪生从小会观察,会思考,在他的一生中给人类带来了两千多项发明,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
  3、听了这位大发明家的事,你想说些什么?能把它写下来吗?
  4、反馈,将优秀作品贴入学习园地。
  板书设计:
  15、晚上的“太阳”
  十万火急急中生智化险为夷
  用带有开放性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开放的思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晚上的太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