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47:25

《蚕姑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对于《蚕姑娘》这一课,实在没什么把握,课文特别长,学生能掌握吗?虽然也在网上参考了不少教案,但总觉得不是很满意,如何根据自己班的实情开展教学,我决定采用王美卿老师所教的办法试一试。
  教学过程:
  师:上课前先给大家猜个谜语:姑娘真勤劳,专门吃树叶,成天吐银丝,供人做穿载。
  生:蚕(异口同声)。
  师:你养过蚕吗?
  (很多学生举起手来,请一个学生介绍)
  [自评;通过谜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再通过请学生介绍养蚕的经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师:先请大家做第一件事,读课后生字,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
  师:做第二件事,读读课文,把课文句子读通顺。(生读课文)
  师:做第三件事,考虑两个问题:蚕姑娘是从什么地方钻出来的?蚕姑娘一共睡了几次?(生再读)
  生:蚕姑娘是从蚕卵中钻出来的。
  出示:蚕卵指读,告诉学生“蚕卵”就是小朋友看见的小黑点。
  生:蚕姑娘一共睡了四回,从第六小节中可以找到。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习蚕姑娘四次睡觉变化的过程。
  师:什么季节,蚕姑娘从“蚕卵”里面钻出来?
  生:春天。
  师:从哪读出来的?
  (生读第一小节)
  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天气变得怎样?
  生:春天天气暖洋洋,
  师:蚕姑娘从哪钻来来?
  生:蚕卵里钻出蚕姑娘。
  [自评:这是从王老师那学来的朗读回答法,学生可以多次重复课文内容,一下就把课文,内容记牢了。]
  师:蚕姑娘第一次睡觉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用笔划下蚕姑娘这时的样子?
  (生读后找出“又黑又小”)
  师: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它的生存需要哪几个条件?
  生:要吃桑叶。
  生:还要睡觉。
  出示:桑叶蚕床指读。
  师:吃饱后他怎样?
  生:一动也不动开始睡觉。
  师:课文里说——不吃也不动。
  师:接着蚕姑娘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脱下黑衣裳,变成黄姑娘。
  出示:黑衣裳黄姑娘指读。[
  齐读第一小节后进行连词成句练习。
  (按此方法学习第二小节)
  [自评:本课生字较多,如何把这些生字结合到课文的教学中,成为本课的难点。我把生字词写成词卡,通过问题的设计,把这些生字词引出,相机教授,学生一下就接受了。再把这些词语串起来,就连成了一个小节,学生看着词卡,基本上能把本小节的内容复述下来,突破了课文要求背诵的难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蚕姑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