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40:21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8个生字的音。认识“掰、扛、扔、摘、捧、抱、蹦”7个字。
  2.看懂图意,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读通课文,对照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一、以图导言激趣:
  教师板画一座小山,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教师提问:请大家看图上的这只小猴子要做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13.小猴子下山。教师接着说:“一天小猴子下山找东西吃,在路上它都经过了什么地方,它看见许多好吃的东西,它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2.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和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3.自己把标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4.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5.抽读生字单片,采取领读、指名读、开火车等多种形式巩固字音。
  6.做识字游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三、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2.再请同学读课文,通过学生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四幅插图,请同学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根据插图内容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
  5.让学生结合题目小猴子下山”把四幅图按顺序看一看想一想:小猴子下山都做了些什么事?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图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中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看见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后会一无所获。
  2.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知道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家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看见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后会一无所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小猴子下山图:自己画出)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小猴子下山都来到哪些地方呢?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演示文稿图。
  点击鼠标:(1)玉米地图
  点击鼠标:(2)桃树底下
  点击鼠标:(3)瓜地里
  点击鼠标:(4)树林图(有小兔子)
  点击鼠标:(5)电脑出示上述四幅图。
  提问: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猴子下山都来到了哪些地方?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这段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分句读读课文,请同学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3.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推导出:
  电脑出示:①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它看见了什么?
  ③它是怎样做的?
  4.电脑出示: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他看见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
  教师引读,以问促读。
  5.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多”这一词语。
  “又大又多”从图上看不仅仅玉米的个头大,而且这样大的玉米到处都是。
  6.师:如果你就是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非常高兴”就是(生:特别高兴)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特别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7.结合插图理解“掰”、“扛”表示动作的词语。①可让学生带头饰用动作表演一下。其他同学当评选说说他们哪表演得好哪表演得还不够。②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有“掰”、“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8.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学:(电脑出示思考题)
  (1)自己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标出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什么?
  (2)完成填空: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他看见___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
  (3)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红、扔、摘”这几个词,可结合动作表演理解“扔、摘”两个词的意思。
  (4)正确、流利、有语气朗读这一段。
  2.结合上述思考题小组进行讨论。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
  4.提问:小猴子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小猴子看见了桃子,就喜欢桃子,于是就扔了玉米,去摘玉米。结合观察图画,如猴子的神态、心情,让学生体会猴子非常高兴的心理,带着这种情感再读课文内容。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结合上面的四个思考题独立学习这段内容。
  2.教师检查独立学习的效果。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说出每句话的意思。
  (2)出示填空请同学说一说。
  小猴子_____________几个桃子,走到_____________,看见___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
  提问: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为什么课文中用“捧着”这个词。
  (3)结合图理解“又大又圆”、“扔、摘”这几个词语。小猴子为什么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呢?
  (4)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这段。
  (5)请学生带上小猴子的头饰表演这段内容,表演出小猴子的动作神态、心情及心里活动。
  四、学习四、五自然段。
  1.自己轻轻读四、五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电脑出示:课文中P54页2幅图
  2.教师抓住“只好”一词,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请学生带头饰进行表演小猴子的动作、神态。
  4.组织学生讨论: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小猴子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猴好好会对他说些什么吗?
  五、进入情境、读说结合。
  1.配乐朗读课文,也可以教师提示课文,如:“小猴子看见……就……”怎么读呢?“只好……”怎么读呢?
  2.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话:
  (1)看图讲故事。
  (2)戴头饰表演。
  (3)采取想像说话:假如你是小猴子会怎么办?
  (4)读编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5)通过学习《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巧记本课8个生字的字形,通过组词了解汉字的意思。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及词语。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和词语。
  教学难点:
  1.“非”字的笔顺。
  2.“看”和“着”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二、学习生字。
  (一)巩固生字、词语的读音。
  (1)自己认读生字及生字单片上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小伙伴互读。
  (3)电脑出示生字和词语,巩固练习。
  ①先出示生字:“看非着棵瓜圆回可”这8个生字分别用8种颜色,教师说颜色,学生抢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
  ②再出示词语:“看着非常西瓜回头可爱一棵桃树又大又圆”这7个词语字号相同,颜色不同,认读方法同上。
  (二)巧记字形,了解字义。
  (1)让学生自己动脑,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忆方法记忆字形。
  (2)同桌小伙伴相互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的。
  (3)请小组进行学习汇报。
  “看”:kàn可以用做动作的方法记忆:在阳光当头照的时候,伸出左手放在眼睛上边,再用眼睛往远处盾,“看”字的“”就是手,“目”就是眼睛。用这样的动作来记忆“看”字。组词:看书看电视
  “非”:fēi学生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非。也可以用儿歌帮助记忆:两根旗杆六面旗,中间拉开小距离。
  组词:非常是非
  “着”:zhe可以刚才学习的“看”字比较记忆,“看”字的第一笔改成“横”,上面再加上“倒八部”就是“着”字。也可以用儿歌记忆:歪尾巴羊,不象样,眼睛长在尾巴上。组词:看着说着
  “棵”:kē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苹果的“果”字,加上“木”字旁就是棵。儿歌记忆:一个果,落树旁,只能看,不能尝,这个字就是棵。
  组词:一棵树
  “瓜”:guā很多学生都认识“爪”字,“爪”的第三笔“竖”改写成“竖提、点”就是“瓜”字。儿歌记忆:一蔓生三叉,当中结个歪把子瓜。也可以汉字表义的方法记:“”表示瓜藤和叶子,中间的“厶”表示藤上结的瓜。
  组词:西瓜瓜子
  “圆”:yuán是形声字,“大口框”是形旁,表义,“员”是声旁,表音。也可以用换部件的方法记:“公园”的“园”里边的“元”字换成“员”字,就是“圆”字。
  组词:圆形主义又大又圆
  “回” huí用儿歌记忆:外面一张口,里面一张口,大口吃小口,就是不念口。
  组词:回家
  “可”:kě用学生认识的“哥哥”的哥来记,去掉上边的一部分,就是“可”字。也可以用学过的“河”字来记,去掉三点水旁,就是“可”字。
  组词:可是
  (4)指名读词语,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学生认识观察汉字的结构,看准重点笔画在田格中的位置,学生观察后,请学生说一说。
  2.学生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3.学生在书上空白田格上独立写一个,写后想出难写的字。
  4.学生想出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着、瓜、圆”这3个字。教师提醒学生“着”字的第三笔是“撇”,这个字的横比较多,要写得紧凑些。“瓜”字要注意左边的“”和右边的“”像裙摆一样撑开,长短一样。“圆”字注意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
  5.教师出示“非、可”两个字的单片,让学生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非”字的笔顺按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来写。“可”字的笔顺是一可。
  6.学生在书上书写第二个空白田格的字。
  7.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
  四、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在生字、词本上写作业。
  2.完成课后练习3:用下面的字组词语。
  (1)先读读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先独立完成。
  (3)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3.完成课后练习4:把这篇课文的内容演一演,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组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五、教师小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