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40:21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二(2)

  教法:学法:
  一、
  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上堂课同学们提出了这些问题,(实物投影问题)谁提出的谁就来读一读?这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生齐读课题学生读问题:1、
  滴水为什么能穿石?2、滴水穿石给予我们什么启示?3、滴与人有什么关系?4、哪些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二、学习第一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滴水为什么能穿石?)为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滴水穿石的情景。(看多媒体课件:水滴不断往下滴)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个情景的?(生自由读课文,读后回答)2、老师也写了一句话来描述这个情景,谁来读一读?出示:“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从岩缝中滴落下来,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指名朗读)3、你觉得写得怎样?老师还写了一句,请你读一读,和刚才一句比较一下哪句好?(指名读)“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4、老师的这句再和书上的一句比较一下,哪句好?(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指名回答哪句好?为什么?指导朗读)“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指名回答哪句好?为什么?指导朗读,齐读)3、从这些带点词中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解释词语)4、至此你明白滴水为什么能穿石吗?
  5、出示句子: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读后说说读懂了什么?)
  1、那么滴水穿石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学生齐读)2、出示: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指导朗读。并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怎样不要怎样?(学生快速游览后回答问题)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解决第三个问题)
  1、课文除了写滴水穿石的原因及给予我们的启示外,还花了大量篇幅写了人的故事,那么水滴与人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学生自由练读,读出感情)2、其实课文第三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答案,请你把这句话找出来。(学生各抒己见)3、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就的吗?(指名读,说说“滴水穿石”的精神是什么?“顽石”“滴穿”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你能换种说法吗?)4、中外名人和水滴一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取得了成功。课文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分别是谁?(这就是第四个问题)5、先读读第三自然段,再选一个你最佩服的人反复读,让人从你的读中能听出他们“滴水穿石”的精神?(自由练,再读给同桌听,互相指导,指名读,评读(哪些地方读得好)再读)
  6、课前请大家搜集滴水穿石的例子,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7、刚才大家举了很多例子,这些例子再一次告诉我们,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因此老师衷心希望大家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学生先自己练习,再指名读,评读)
  四、总结谈话布置实践作业:1、今天我们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片篇文给我们讲了几个靠“滴水穿石“精神成功的例子,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再收集这样的事例,下节课讲给同学听。(学生讨论交流)
  2、搜集一些诸如“不教一日闲过”的名人名言做成书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勉。(学生齐读)
  板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实现理想
  持之以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