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40:16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鹿柴》;请几名同学背。
  2.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
  学生补充介绍有关作者资料。
  2.解诗题。
  渔者——打鱼的人。
  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打鱼的人。
  三、读诗解意。
  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2.自学诗中的生字。
  (1)区分“渔”“鱼”。
  (2)“君”字第二笔右边要出头。
  3.齐读《江上渔者》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意。
  一、二句: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的味道鲜美。
  三、四句: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6)把四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学生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想象,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2.课堂讨论:
  (1)诗人在这首诗中讲了几种人?他们有什么不同?
  (2)从哪儿看出打鱼人的艰辛?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到诗中讲了两种人:吃鱼人和打鱼人。吃鱼人只爱鲈鱼的味道鲜美;打鱼人捕鱼十分艰险。
  打鱼人为了捕鱼,每天要驾驶着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自身无安全保障。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来之不易的。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反映吃鱼人不知打鱼人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练习朗读。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4.汇报、评读。
  5.自己试着背诵,同桌互背。
  6.作业:
  背默古诗《江上渔者》;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找有关诗人资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