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9:55

《古诗两首》教学(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象),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语
  同学们,还记得杨万里《小池》这首诗吗?谁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
  (板书:池上)齐读。
  教学过程
  一、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
  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刺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下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
  (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
  (2)理解词语:浮萍。
  (3)齐读诗歌: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再次自由读诗。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结合前后句和文中插图,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剧含义。
  一、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1、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读这两行诗,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生:莲叶田田的,莲蓬嫩嫩的,我也好想去摘。
  (2)小娃如何偷采?
  生:小孩可能太想吃那嫩嫩的、甜甜的莲蓬,就不经大人同意,撑着船偷偷去采。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样子。
  (4)你最欣赏前两行中的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顽皮之事,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
  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配乐朗读这两行诗。
  2、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生默读,读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呢)
  (3)抓住“不解”体会孩子的质朴、纯真。
  (4)指导读出情趣。
  二、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
  (读、唱、演都可)
  2、你还读过哪些描写荷塘、荷叶的诗句?
  板书设计
  21古诗两首
  偷采白莲回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浮萍开童真童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诗两首》教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