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9:53

《1117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认识“胚、岂、痴、婴、窘”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童年的发现。
  教学难点:文中较难理解的几个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过什么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
  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交流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方法一)
  1、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2、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a)“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b)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c)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d)“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e)“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3、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着的精神。)
  (方法二)
  顺着学生交流的结果,追问: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的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内容读一读。
  学生交流。
  从作者的发现过程中,你觉得他是怎样的孩子?(根据回答板书)
  4、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简介有关史料:
  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
  四、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缌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附:板书设计:
  过程
  童年的发现 ———— 胚胎发育的规律!
  费奥多罗夫 求知若渴
  好问善思
  大胆想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117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