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9:33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资料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理解“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汉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1、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理解“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汉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习海伦,做个生活中的强者。
  一、            教学时间:
  三课时
  二、            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事,初步感知海伦的精神。
  3、    在老师的提示下给文章分段。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指名讲一讲张海迪大姐姐的故事。
  2、指名讲一讲周婷婷的故事。
  3、这两个人有什么共同之处?
  4、今天,我们来学习以为外国大姐姐的故事,她就是海伦·凯勒。
  5、简介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为生病,成了一个聋哑人。在家庭教师的热情关怀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福大学女子学院。她一生中完成了14部着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
  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的赞扬。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音:
  zao    zao    shunlin    ya    hou    nao
  躁   燥   吮   霖   哑   喉   挠
  (2)指名读课后词语。
  (1)指名分段读课文,是否读得正确、通顺。
  (2)默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不懂得词语?
  (课文主要写了海伦在老师的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
  三、理解课文脉络:
  1、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个部分讲的是什么?
  2、分小组讨论。
  3、提示:生病——奋斗——奉献
  4、讨论分段:
  第一段(1)海伦在一岁半时,一长大病给她带来了灾难。
  第二段(2-5)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鼓励和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习了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6-7)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
  第四段(8)海伦大学毕业后,决心向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4、分段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3、找出你认为意义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并想一想意思。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的一、二两段,体会海伦对生活、对知识的热爱。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不屈不挠   如饥似渴   干燥   暴躁   吮吸
  2、课文主要写了海伦的哪些事情?
  二、学习第一段。
  1、自读第一段,想一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同桌交流。
  3、集体评议。
  理解词语: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隔绝   倾诉
  体会句子: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她面对的是……她不能……也不能 ……
  4、从这两句话中,你看出什么?朗读,体会出海伦痛苦和悲哀。
  5、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6、海伦是怎样面对的?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来到海伦的身边,她是怎么做的?海伦又是怎么做的?默读第二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2、分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       沙利文老师开始是怎么叫海伦摸盲文的?后来呢?
  理解句子:“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拼写了‘水’这个单词”。
  (老师用耐心,用智慧启发海伦用触觉去学习知识)
  “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
  (老师倾注了更多的爱)
  读句子,读初老师对海伦的期待、鼓励、爱护。
  (2)       海伦开始是怎样表现的?
  理解:“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海伦第一次与外界的“信息公路”沟通时独特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令她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重新燃起了生命之火,是老师的爱给了她巨大的力量和信心)
  (3)       海伦接着是怎么做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理解句子:学会了……学会了……
  像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露。
  从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海伦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
  反复朗读,体会海伦在学习过程中所经手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练和顽强的毅力。
  (4)“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汉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朗读第五节,体会海伦心中美丽的世界和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四、有感情地朗读2-5节,进一步体会老师对海伦的爱和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二、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造句。
  3、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进一步体会海伦学习的刻苦,学习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喜悦”、“如饥似渴”造句。
  2、回忆一下,海伦是怎样学习盲文的?
  3、那么海伦是怎样学习说话的?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萨勒老师是怎样教海伦说话的?
  海伦是怎样练习的?
  2、同桌互相讨论。
  3、汇报。
  4、理解:“让海伦摸清……”,体会海伦是怎样说话的?
  “夜以继日……反复……练习,练习,练习”
  (海伦学习说话非常艰辛,但她不怕,拼命学习)
  你们能把海伦这种努力的精神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读——说——再朗读
  着重指导:
  “她的说话能力也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读出惊喜的语调)
  “爸爸,妈妈,我回来了”(读出兴奋的语调)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三、学习第四段。
  齐读第四段,想一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理解:“倾注”、“不屈不挠”
  四、回顾全文,朗读体会。
  1、自读全文,说说海伦的哪些做法最令你感动?问什么?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你想学海伦的什么?
  五、作业设计:
  1、引号有哪些用法?讨论课后习题。
  2、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推荐读物《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进一步体会海伦对生活的热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