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8:23

《梅花魂》教学设计(3)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正是这样,我国把梅花订为国花。所以外祖父喜欢梅花,其实是借梅花来寄托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默读课文,从哪些具体事例中还可以看出外祖父思念、热爱祖国。
  2生默读课文。
  ↘小组合作,体会游子之情
  1教念古诗,悲伤落泪。
  ◆理解古诗的含义。
  ◆“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说:‘莺儿,你小呢,不懂!’”
  为什么外祖父说作者不懂?在外祖父眼里年幼的作者不懂什么?(不能理解外祖父强烈的思乡之情;不能切身感受到一个身在异乡、远离故土的海外赤子的眷恋祖国的心情。)
  2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
  ◆这句话把外公比作什么?(小孩子)
  ◆外祖父和小孩子应该说在年龄上相差甚远,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你体会到了什么?(外祖父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之情,从他的失态中体会到外祖父思归难归的悲痛心情。)
  3送别亲人,思归难归。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仅仅是因为风撩乱了老人的头发吗?(思归难归,愁苦变老)
  ◆当你读到这句,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华侨望着远去的亲人,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祖国,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愁苦使他愈加的衰老。)
  ↘回顾整体,畅谈收获
  1(指课题)什么叫“魂”?
  2本文以“梅花魂”为题想告诉读者什么呢?(梅花的禀性;外祖父思乡、爱国之情……)
  3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明白了梅花的秉性:感受到海外赤子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积累了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课外拓展,内化积累
  自己选择一首思念亲人或家乡的古诗背诵下来,在班上展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梅花魂》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