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7:57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春天来了,我们班的同学是勤奋好学的,我们学过哪些写春天的诗呢?(引导学生背诵高鼎《村居》、孟浩然《春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贺知章《咏柳》)同学们背得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春天来了,柳树伸展开嫩绿的枝条,草儿也伸个懒腰从地底下钻出来,燕子在天空中跳着欢快的舞蹈,桃树、梨树、杏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也都开满了花。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今天我们学习(板书:第一朵杏花)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第一朵杏花开的时间,想想课文主要写的是谁?
  二、初读感知
  1、先检查同学们生字词都认识了没有。(指名认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同学们读了课文,能不能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课文主要写谁?
  3、我们来看看竺可桢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课件出示竺可桢介绍)
  4、竺可桢先生胸襟豁达开阔、治学严谨勤奋、待人宽厚至诚,堪称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课文写了他几次看花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几个段落,每段都讲了些什么?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读课文,一定有更多收获。请同学捧起书来用心地再把课文读一遍,想想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
  6、请大家谈谈文章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说说你的理由。
  7、学习生字:师范写“仰”、“皱”,生描红仿写,师巡视辅导。
  三、作业
  1、完成本课《习字册》。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交代任务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找找时间、地点、人物。
  (2)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课文用了哪些词语写他的动作?找出来。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四人小组分角色读第二至五自然段,三人一人一个角色,一人作评论员。评议后再读。在小组里说说最让你感动的部分。
  (4)请读得好的小组在全班读。
  (5)读读最让你感动的部分,并说说理由。
  (6)“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说明竺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习惯地问”又说明什么?[
  2、学习第二段
  (1)时间象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指名有感情朗读,体会动词运用的贴切。
  读了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小组分角色读第七至十四自然段,讨论孩子和竺爷爷的话分别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讨论并练习朗读。
  (3)全班讨论孩子和竺爷爷的话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4)指名读第十五自然段,说说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5)“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6)“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郑重”说明什么?
  3、学习第三段
  指名读,小组比赛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竺爷爷的话。
  4、小结全文:
  (1)从竺爷爷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
  (2)师小结全文: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竺爷爷不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且搞科学研究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我们做学问也要学习竺爷爷主动探索、精益求精的品质。
  三、延伸拓展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搜集你喜欢的科学家的故事,下节课举行“科学家故事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