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7:49

《第一朵杏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生字词语;
  2、学习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1、过对课文的研读,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
  为题;
  2、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分几部分?第一段讲什么?
  3、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过渡: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一天,小孩匆匆跑来,边跑边喊,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2、指名读
  3、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孩子发现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是清明节)
  4、出示重点句: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部走到前院。
  (1)指名读
  (2)讨论: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顷刻间”是什么意思?“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些词语也说明他很高兴?
  (兴冲冲快步)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3)再读第二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用了排比、拟人手法,形象生动)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拟人,形象生动,同时也衬托出竺可桢爷爷发现第一朵杏花开放时间的喜悦心情)
  1、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一、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
  2、“大概”“也许”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竺可桢爷爷是个怎样的人?我们应该像他学习什么?
  3、齐读这一段
  四|、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1、课文都是围绕“第一朵杏花”来写;2、课文通过观察发现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这件事告诉人们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五、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
  2、引导:是呀,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有所发现。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成为有心人,平时多观察,多思考。
  六、作业:
  1、摘录你喜欢的句子(两句)
  2、回答问题:
  学习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选择课后第四题词语中的两个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第一朵杏花(清明节)
  精确观察掌握规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朵杏花》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