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7:43

《黄河的主人》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目,能不能读得气势更大一些?看孙老师写课题。黄河。你知道黄河吗?说说你心中的黄河。
  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
  师:黄河是我们的什么河?
  生:母亲河。
  生:黄河是我们仅次于长江,长5400公里。
  生:黄河的水流,流经九个省,水流中携带了大量的黄河,所以称黄河。
  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生:黄河的上流被称为陆上河。上游的河床带着大量的黄河流入,河床比周边的地还高,称为“悬河”。
  师: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曾有许多诗人、文人赞美过它。李白和王之涣曾这样写过它。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师读,生读。)
  师:作者袁鹰是眼前的黄河是怎样的黄河。
  (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滔滔的声音。
  生:看到了一泻千里的气势,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师:带着你看到的、听到了,自已读一读这一段。
  (指名读)
  师:想不想看看那气势磅礴的黄河。
  (课件演示:黄河奔流的情景)
  师:你心里感到怎样?
  生:我感到害怕。
  生:自豪。
  生:激动。
  师: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作者第一次看到黄河,心情怎样?作者用了什么词。
  生:胆战心惊。
  师:(板书:胆战心惊)这个词什么意思。
  生:形容非常害怕。
  师:这里的“战”是什么意思?
  生:激动。
  生:颤抖。
  师:这里的“惊”是什么意思?
  生:吃惊。
  生:害怕。
  师:胆在颤抖着,心在害怕着。作者对黄河那浊浪排空的气势感到害怕。看到这样的情景都胆战心惊,又有谁敢做黄河的主人呢?自已放声把课文朗读一遍。
  师:课文中谁是黄河的主人?
  生:艄公和客人。(师板书:艄公、乘客)
  生:我认为艄公是主人,而乘客是客人。[
  师:统计一下,认为艄公是主人的请举手、认为艄公与乘客都是主人的请举手。这个问题先放一放,等会解决。
  师:读生词:“艄公”。艄公的“艄”是什么偏旁?“艄”是什么意思?查过词典,是指船尾的意思。后来指在船尾撑船的人。现在只要是撑船的人都叫“艄公”。课文里的
  师:便于学习,标一下自然段。
  生:共有八个小节。
  师: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么感觉呢?请读一读二至五小节,边读边把你有感想的地方划出来,可以写一写你的感受。
  师:你感到作者当时是什么感觉。
  生:好像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更让人感到胆战心惊。
  师:点出“小小”、“整个儿”。
  生:感到很惊讶,我从“再定睛一看,上面还有人哩。”
  (师板书:惊讶)
  生:看到鼓浪前进,害怕会翻船。
  师:担心会翻船,你体会出了他担心的感觉。
  生:我看到他有些激动。“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生:我还看到他兴奋。“一、二、三、四、五、六-----”
  (师:板书:兴奋)
  生:他有点吃惊。“也只有十到十二点羊的体积吧。却坐了六个人--------”
  (师:板书:吃惊)
  师:这就是你们的理解,这是你们读了课文后体会出来的。你应该通过自已的朗读来展示出来,自个儿练一练,待会来展示你朗读的精彩。
  师:你们读得非常投入。谁来读第二段。
  (指名读)
  师:孙老师听出了很投入,但他看到羊皮筏子是那么小、那么轻,应该怎样读呢?(点出:那么小、那么轻)
  生:(读)
  师:他是强化地读。
  生:(再读)
  师:她是比较轻地处理。声音都放不开了,表现了他的紧张、激动、惊讶。
  (齐读)
  师:是多么地危险,多么令人惊讶呀。羊皮筏子越驶越近,作者看到了什么?谁再来读。
  生:
  师:孙老师有个疑问,这里的“啊!”就让应该。
  生:读“啊”,很吃惊。
  师:有不同的读法吗?
  生:“啊?”读出惊讶。
  师:“啊”自已体会一下,怎么读?
  生:应该读“啊”,读出惊讶。
  师:这句话怎么读?
  生读。
  师:为什么会读得这么不紧不慢。
  生再读。
  生:为什么读得越来越快?[
  生:他越来越惊讶。
  (再请人读)
  师:我也想读。(师范读)
  生齐读。
  师:你好像看到筏子怎么样?
  生:一会现、一会隐、
  生:被冲得艄公都快把握不住。
  生:一会儿冲上浪峰,一会儿甩下峰谷。
  师: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你来激动地读一读)
  师:这就是----激动地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这样的羊皮筏子想看看吗?
  (出示图片。)一个羊皮筏子,只有二十斤,你都可以背一二个。此时你就是上面,你敢不敢。
  生:船会翻。
  生:
  生:会被鱼吃掉。
  师:如果我在作者的袁鹰是旁边,我也不敢,即使上了,也是死死抓住羊皮筏子上的竹杆,双眼紧闲,不敢看一眼,因为脚上就是滚滚的黄河。而上面的乘客呢?自已读一读,
  师:谈笑风生、从容。
  生:一边讲讲笑话,聊天。
  生:自然地笑、从容的笑。
  师引读(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
  师:那边是一座古塔,应该有1200年了,那棵树----,这样欣赏着风景。老师就纳闷了,他们怎么敢这样谈笑风生?
  生:大胆、自信。
  师:读一读。
  (生读第七自然段)
  生:因为他们有毅力?
  师:我们就没有毅力?
  生:他们相信艄公有经验。
  师: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再握一次手。拿出笔来,划出六至八自然段,哪些地方描写艄公的句子,你从哪里看出他是有经验的。同桌的、邻桌的,讨论讨论。
  师:他们相信艄公的什么?
  生:“他小心翼翼地撑着船”,“大胆地破浪前行。”
  师:你抓住了“大胆”。(点击)
  生:有四个词语:相信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师:(师板书)谈谈你对这四个词语的理解。
  生:没有勇气,就不会到羊皮筏子上来。
  生:智慧。不智慧,就会被浪头整个吞没。
  师: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生:小心地注视着水势。
  师:什么叫水势。
  生:水的急缓和浪的大小。
  师:浪大的时候就得小心,浪小的时候就得破浪前行。看似“大胆”、“小心”相反,就这是艄公的智慧。
  生:艄公很沉着。他要小心,不小心乘客就会掉下去,自已也要倒霉。[
  师:“大胆、沉着”是艄公的态度。“智慧、勇敢”是他们的品质。这里还可以填个词。
  生:技术。
  师:从六到八自然段找一找。
  生:破浪前行。
  生:如履平地。
  师:我不记得的。“履”怎么写?他们教我。履是什么意思。
  生:行驶。
  师:把“驶”换一个字。
  生:行走。
  师:像走在平地上一样。
  生:他只有一根不粗不细的竹杆,没有更先进的工具。
  师:没有先进的工具,却能如履平地,技术高不高?你们说谁是黄河的主人?
  生:艄公。
  师:带着赞美、敬仰的感受来朗诵一下。
  (生齐读六至八自然段)
  师:艄公才是黄河的主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赞美与敬仰。拿出笔来。拿出你们的纸张来,“羊皮筏子的艄公呀,我敬仰你-------”可以选用书上的词句,更可以写你自已此时的感受。
  (音乐起)
  师:我们请三位同学读一读自已话。
  生:应该用镇定的语气读。
  生:从容。
  生:放声读。
  师:你要赞美他,奖励你先读。
  生:你在这样波涛滚滚的黄河上,却如履平地,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呀。
  师:你现在知道应该怎么读了吗?
  生:大声读。
  师:大声读是声音。
  生:应该激动地读,读出敬仰之情。
  师:请你读出敬仰、敬佩之情。
  生:我敬仰你那么勇敢、敬仰你那么聪明、敬仰你那么镇静、敬仰你那么机敏,那么小心和大胆。
  师:大家为什么笑?我来读一读?(读)不仅要写得好,而且要读得好。
  生:我敬仰你高超的技术、智慧的结晶,机敏的动作--------
  师:写得真好,可以改成“智慧的品质”。
  师:是黄河养育了我们,是黄河孕育了黄河的主人,让我们再看一看气势磅礴的黄河,聆听令人震越的黄河曲。
  附板书:
  我胆战心惊惊讶激动兴奋吃惊
  品质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黄河艄公态度小心大胆
  的主人技术如履平地
  乘客谈笑风生从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河的主人》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