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7:29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五(2)

  ↘查找资料,了解诗人
  ①上节课,学习了两首思念家乡的古诗,今天继续学习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长相思》。课前通过收集资料,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从作者生平及作品内容等方面进行交流。)
  ②简介作者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是清初满洲贵族人士中,文学造诣很深,艺术成就很高的词人。他的作品大多数反映满洲贵族的生活情调,尽管缺少广泛的社会意义,但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一种优美的感伤。他和朱彝尊、陈维嵩被称之为清代”词家三绝”。
  ③这首词作于康熙十二年(1681)。是作者随康熙皇帝东巡到山海关的途中所作。
  ④纳兰性德善作词,反对模仿,强调独出心裁。“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自查释疑,读懂诗句
  ①学生试读。思考: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②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
  a.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走过一段山路,又走过一段水路,我向榆关那边行。夜深了,周围千百座帐篷里亮着灯。)[
  b.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儿刮了一更天,雪又下了一更天,刮得我心儿碎,连回乡的梦都未做成。在我的家乡啊,可没有这样
  的风云交加的声音。)
  ③再现形象。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④观察插图:想象作者深夜站在军帐外,他在望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呢?
  ↘讨论探索,感受诗境
  ①根据插图,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词人在夜深时无法入睡,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②讨论探究,感受诗境。
  (从词的内容看,写的是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无法入睡就是因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
  ↘反复诵读,体会诗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这种思乡之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触景生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情。
  ↘积累内化,拓展延伸
  ①背诵全词。
  ②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拓展阅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