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7:01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练习1》教学设计之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准词语中多音字的读音,提高据词定音的能力。
  2.能初步分清“激动、感动”等近义词的意思和用法,能在句子中选择填空。
  3.理解两句格言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两句格言的意思。
  教学过程
  1.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①看拼音读准字音,比较每组词语中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②通过比较,把多音字的音和义连接起来。
  第一组:“模”读mu时,是指“模子、模样、模具。”除此,都读mo,如“模范、模糊、模仿。”
  第二组:“分”读fen时,表示成分、职责和权利限度的意思,如“分量、分内、分外”等。
  读fen时,表示分开的意思,如“分散、分开、分别、分辨“等。
  第三组:“似”读shi时,如“跟……似的”,除此外都读si 如“似乎、相似、似是而非”等。
  第四组:“转”读zhuan 时,是旋转、绕着某一物体转的意思,如“转椅、转动、转炉”等。
  读zhuan 时,是改变方向、位置、情况的意思,如“转身、转变、转向、转让“等。
  2.读读格言,想想意思。
  ①回忆以前学过的格言,说说格言对自己的帮助。
  ②读格言,想意思。
  第一句是明朝东林书院的一副对联,意思是说读书人要关心国家大事。
  第二句是说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匹夫”原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
  ③抄写这两句格言。
  (三)选词填空
  1.辨析近义词
  审阅与浏览:审阅指审查阅读。浏览指大略地看,使用范围广。
  2.自由读题并独立选词填空。
  3.任选两组近义词写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照样子把陈述句改写为反问句。
  2.能读懂短文的主要内容,划出中心句,体会短文的中心思想,说出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1.照样子,改写句子。
  ①读例句,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陈述句用表示肯定的词“是”,反问句则用表示否定的词“不是”,并用上“难道……吗?”的句式,使它和陈述句的句意一样。
  ②独立完成,校对答案。
  第一句:难道我们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吗?
  第二句:中国人连死都不怕,难道还会怕困难吗?
  2.阅读题
  ①读短文,划出带有“寒碜”、“自卑”的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寒碜有三种解释:⑴丑陋,难看;
  ⑵丢脸,不体面;
  ⑶讥笑,揭人的短处;
  自卑是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的意思。
  ②第二题:从文中直接能找到答案。学生可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③第三题:短文的最后一句是中心句:“自己在小草小花中间骄傲不对,在名花中间自卑也是没有道理的。”短文告诉我们: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不能骄傲,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也用不着自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练习1》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