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6:52

《落花生》教学设计十七

  教学准备:
  1、小黑板、纸片、吸磁铁
  2、许地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围绕“谈”字
  二、学习课文的重点段(2—14自然段)
  1、自由读2—14自然段,思考:
  1)这一段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父亲和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什么?
  2、谁说的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划出,读一读。
  3、出示句子(一):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摹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2)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3)这句话的重点词是什么?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4)三位同学读了这段话后,他们是这样理解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小丁说:“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小华说:“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小微说:“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5)辩论:在现代社会中,你认为该做怎样的人?
  6)朗读指导,读出赞美的语气。
  4、出示句子(二):
  父亲只是在赞美花生吗?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读句子,理解
  2)父亲的希望是什么?
  5、出示句子(三):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怎样的人是“有用的人”?请举例
  2)怎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有用的人”与“花生”有什么联系?
  6、朗读指导四段话
  7、填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他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读了课文我明白了人要做(),不要做()。
  8、分角色朗读课文
  9、简介作者的笔名
  是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使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许地山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他的笔名,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来读一读。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许地山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了著名的教授和作家。
  10、读一读,背一背感受最深的自然段。
  三、课外阅读引导
  1、拿出许地山的文章纸,让学生读
  2、教师推荐网址,课外组织学生上网查阅
  板书设计:
  7、落花生
  许地山
  一、种花生,收花生(1)
  花生桃子、石榴、苹果埋在地里挂在枝头
  二、尝花生,谈花生(2-14)挖出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重点段)可贵:默默无闻藏而不露
  三、父亲的话牢记心上(15)
  (附)7、落花生作业纸:
  一、自由读2—14自然段(重点段),思考:
  1)父亲和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什么?
  2)谁的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划出,读一读。
  二、三位同学读了这段话后,他们是这样理解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小丁说:“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小华说:“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小微说:“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三、填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他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读了课文我明白了人要做(),不要做()。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2、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理解父亲说的话,懂得其中的道理: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教学重点:找出课文中父亲说的话,细细体会。教学难点:理解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落花生》教学设计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