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6:36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二

  课前准备
  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接触到的有启发的句子。
  ↘交流平台
  ①从课文中找出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感受。
  ②把你平时从课外书中积累的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进行展示,和同学进行交流。
  ③把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出的语句,摘抄在本上。
  ↘日积月累
  ①自己读一读5个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②说一说5个句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④在本上进行抄写。
  ↘成语故事
  ①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吏、懈”。
  ②跟同桌合作练习读,互相帮助、点评。
  ③指名读,比一比谁的读音最准确。
  ④交流一下怎样理解“水滴石穿”这个故事。
  ⑤齐读第二自然段,理解成语的含义。
  ⑥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学习目标
  ①积累、交流课文、课外书中的的重点语句。
  ②了解、积累生活中的座右铭。
  ③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准备一些富有哲理的作品,格言、座右铭以供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读准词语的字音。
  2、记清词语的字型,注意易写错的字,用笔画出,全班交流,加深记忆。
  二、交流平台
  ◆回顾本组四篇课文的课题。选择一篇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或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容和所得到的启示。
  (1)独立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
  (2)选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
  (3)拓展。说说学了这单元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例如:对作者的了解,所引起的联想,对课文表达上的感悟等)。
  三、日积月累
  方法:(1)自读自悟。
  (2)组织交流。可选择其中的一两句,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例子,谈谈感受。
  形式A:小组内,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每个小组选代表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一句汉族谚语,意思是说,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意思相近的谚语还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不怕无能,只怕无恒”“有志者,事竟成”等。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欲:想,究竟:结果,原委;留心:注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把事情(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仔细观察。这句话点明了平时养成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的要性。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虚心: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自满: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这句话的意思是:虚心能帮助你把许许多多的事办成功;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那十件事中可能会有九件办不成,也就是说事情办成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虚心学习的重要。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滴水:一滴一滴往下落的水,功:功夫和力量,自然:理所当然。这句话说的是: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恒心,不怕花时间和力气,坚持努力下去,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锋:锋利,磨砺:摩擦使其锐利,比喻磨练;苦寒:极端寒冷,严寒。这句话的意思是:宝剑的锋利,需要经过反复磨练才能形成,梅花的清香是经历了严冬的考验才换得的。人要成材,事要成功,都得付出代价,经历考验。和这句话谚语相似的说法还有:“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等。
  在理解、诵读之后,可联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这些谚语的运用语境。如,讲述相关故事:大书法家王羲之七岁时就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他每次练完字都要到水池里洗毛笔,坚持练了两三年,结果水池变成了墨池,他写字的技巧也日渐娴熟,但他还是坚持不懈的练习写,最后终于成了颇负盛名的大书法家。这个事例说明什么?这与哪一句谚语的意思是一致的?让学生比较、体会,用“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这一句比较恰当;如若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亦可。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请学生创设情景,让大家来选择对应的谚语,以促进理解和运用。
  (3)背诵,摘抄自己感兴趣的格言。
  (4)拓展。补充交流课文积累的名言佳句或警句等。
  (5)延伸。建议学生课外继续收集警句名言,有条件的,鼓励他们分类摘抄,以方便查找引用,或者做成卡片,作为座右铭置于书桌、床头,用来经常提醒、激励自己。
  四、成语故事
  本单元安排的成语故事是“水滴石穿”的典故。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理解的重点是故事的原意和现今引用意的转换。
  1.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成语的寓意何处?
  2.交流:
  (1)让学生自读故事,然后同桌交流:“水滴石穿”是谁在什么时候对谁说的话?它的意思是什么?
  (2)“水滴石穿”这一成语现在一般用在什么方面?
  (3)从故事中画出与“水滴石穿”意思相近的成语。
  (4)再读故事,说说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6)复述成语故事“水滴石穿”。如有可能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习这一成语故事的体会,并练习用上“水滴石穿”来说几句话。
  课外拓展
  1.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成语故事。
  2.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成语故事。
  「建议学生继续以“生活中的启示”为主题,选择课堂上没有采用的角度,学习别的同学的长处,再次写作。学会在人生的路上小心地收藏起令自己心动的点点滴滴,将来它便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资料链接:
  ◆贝壳虽然死了,却把美丽留给了整个世界。
  给予永远比接受更快乐。
  铁锚是不怕埋没自己的。当人们看不见它的时候,正是它在为人类做贡献的时候。
  世间最庄严的问题是:我能做什么好事?
  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你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坚信,我能行──成功,就这样开始。
  教学目的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给人启迪的事情、格言及漫画等,在交流中得到启示。
  2.引导完成词语盘点的内容,学生朗读并积累格言。
  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教学重点
  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启示,在交流中学习作人、做事的准则。
  教学难点
  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