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4:49

《九寨沟》教学设计五

  教材分析
  《九寨沟》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九篇课文。文章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
  文章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辞藻华美,重墨浓情,易于朗读和背诵。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语言的积累上也变得丰富具有个性了。他们易于打开思维,不拘形式地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可以朗读、可以歌唱、可以绘画、可以介绍……更可贵的是,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起语文活动,从而达到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作者描写九寨沟美景所用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以课文为载体,从九寨沟的绮丽风光和有趣动物两部分来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使学生情动而辞发,使课堂上焕发出一种如诗如画的人性的光辉。
  教学时间
  两教时
  课程实施
  一、导入激情
  1.教师饱含感情地述说:“同学们,在中国,风景秀美的旅游圣地多如繁星,九寨沟就如同其中最闪亮的一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和画一样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秀美。相信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一定会被美妙绝伦的九寨沟所陶醉、所感染。”
  2.再看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九寨沟在哪儿?它名字的来历?那里有哪些绮丽的风光?……)
  3.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否回答了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指名五位学生分自然段读全文。
  2、读后教师出示课件,纠正学生读文之问题。
  课件一:
  湖泊镶嵌沟谷
  (1)分别出示三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把这三个词连起来,用书上的内容说一句话。(顺序可调换)[
  如: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彩带般的沟谷中,镶嵌着颗颗宝石般大大小小的湖泊。
  大大小小的湖泊,好像镶嵌在彩色沟谷中的宝石。
  ……
  课件二:
  清澈见底色彩斑斓
  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1)分别出示二词,读准字音。
  (2)出示课文中的语句,读好。
  (3)“色彩斑斓”什么样?
  课件三:
  憨态可掬
  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
  (1)读词:憨态可掬
  (2)能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吗?
  师:“憨态可掬”是个成语,就像同学们体会的那样,形容天真单纯的表情、神态尽情流露的样子。
  (3)出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四: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
  异兽珍禽诗情画意人间仙境
  课文中还有一些概括九寨沟绮丽风光的词汇,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课件四。指名读,读好。
  3.齐读第五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开头想一想。(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三、精读第一、二自然段,理解内容。
  1.通过刚才读书,你们知道九寨沟在哪,为什么叫九寨沟了吗?
  2.指名读一读书上的原句。
  3.教师指导学生读好。(“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读出欣喜、惊奇的感觉。)
  4.你们想看一看这被称作“人间仙境”的童话世界吗?我们下一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
  1.学生自学。
  2.检查交流。
  3.钢笔描红。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九寨沟的有关资料。
  3.巩固词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寨沟》教学设计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