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3:06

《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由三年级学过的《夜宿山寺》引入新课,板书题目《望庐山瀑布》,提出学习任务,讨论学习步骤和方法。
  (读熟—读懂—想象—背诵—默写)
  2、读诗,要求学生用各种方法读熟,为理解打下基础。
  3、理解。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找不懂的地方,并借助字典、词典理解,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如:香炉、生、紫烟、挂前川、九天。
  4、说说诗的大意。先同桌互说,再汇报说。
  5、背诵。
  (1)试背。
  (2)汇报背诵结果。
  二学习《山行》。
  1、导入新课。
  2、试读古诗。
  自由轻声读、指名轮读、分小组齐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3.理解诗句。
  (1)四人小组讨论,解决重、难点词句。
  学生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各组之间互相提问解答。
  (2)粗通诗意。
  试着把每行诗的意思说一说,先自由试说,再指名说。
  4.练习背诵《山行》。
  三、指导感情朗读。
  1.展开想像。
  你看到诗中如画的景色,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再读这两首诗。
  各小组,小组成员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美,读得最陶醉,读得最有滋味。
  3.比较阅读。
  看看这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板书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自学与合作学习。
  1.按“读、思、背”的顺序和方法,先尝试自学。
  2.小组合作学习。
  五、交流与检查。
  1.各小组派代表朗读古诗。
  2.各小组互相提问,教师适当提问,理解重点、难点词句。
  3.各小组派代表说说诗句的意思。
  4.各小组可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背诵汇报。
  六、朗诵、画画。
  1.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配乐朗诵。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3,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色,用笔画下来。
  七、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默写《望庐山瀑布》《山行》。
  附: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祖国大好河山
  山行愉悦、快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念家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并背诵古诗。
  2、默写《望庐山瀑布》、《山行》。
  (二)、过程与方法:
  在预习的基础上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默写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诗三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