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2:56

《爸爸和书》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阅读提示”。
  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1)你读懂可什么?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2)还有哪些地方你没读懂?请同学们一起探讨。
  3、质疑问题归纳如下。(用幻灯出示)
  (1)爸爸的公司倒闭了,我们家的生活艰难,为什么爸爸还要带“我”去买书?
  (2)为什么“我”捧着这本刚买的童话集就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3)爸爸问“我”:“怎么样,乘汽车比坐汽车强!”这举话怎么理解?
  (4)“我”大声回答:“买书比坐汽车强!”这时,“我”心里想些什么?
  (5)这本薄薄的童话集为什么“我”缠着爸爸读了一遍又一遍?
  (6)为什么许多年过去了,对“我”来说,这本薄薄的童话集比任何一本书都珍贵?
  三、再读课文,演剧激趣。
  1、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2、表演课本剧。
  一、合作探究,自学感悟。
  1、讨论。
  2、分析。
  (1)同学们朗读有关句子。
  (2)找出表示动作的词。
  (3)思考讨论。
  ①“我”和爸爸是在哪里挑中了这本童话集的/
  ②如果把“挑”换成“买”好吗?
  小结:同学们在表演时,要演好爸爸“挑”书的动作。
  (4)思考讨论。
  A、书买下了,此时,“我”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我”捧着就像捧着珍宝似的
  B、那么,该怎样表演好这个“捧”的动作呢?谁来试一试?
  3、讨论。
  对刚才同学的表演,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4、分析。
  思考讨论:对“冷”的表演重要吗?为什么?
  A、因为路远天冷,“我”实在走不动了。“爸爸问我:‘怎么样,成汽车比买书强吧?’”在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B、是寒风呼啸,“我”冷得直发抖,“我”却大声说“买书比坐车强!”这是为什么?
  5、讨论。
  “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番话的。”你理解了吗?谁能体会爸爸当时的心情?请发表你的看法。
  6、请同学们再表演三至十二自然段课本剧,同时给予较高的评价。
  五、总结。
  板书
  6爸爸和书
  爸爸和书
  希望我们热爱学习节衣缩食买一百多本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
  2、体会爸爸对子女的关怀和期望,引导学生热爱书籍、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体会父亲对子女的深情,懂得书的来之不易和读书的乐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爸爸和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