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2:52

《语文园地一》教学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时间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记下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1)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
  (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第五课时
  一、趣味语文
  二、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
  2.读读记记
  3.听写词语
  三、完成同步单元练习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
  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4.积累对联。
  5.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及习作
  (一)口语交际
  1.生自由读要求,思考:本次交际的内容是什么?(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
  2.生自由分组交流。师提示:要说清这个自然奇观在哪里?奇在何处?最好能说出奇观是怎么形成的。
  3.生推荐生一名参加全班交际。
  4.全班交流,师生注意评价。生可以提问,也可补充,还可以讨论。
  5.全班评议。
  (二)习作
  1.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生审题,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3.生与同桌同学交流。
  4.生拟定草稿。
  5.师初评:
  (1)语句通顺。
  (2)没有错别字。
  (3)有条理,有顺序。
  (4)有重点、清楚地介绍。
  6.生根据提示,四人小组评议。
  7.定稿,抄习作。
  二、我的发现
  (一)生读对话,反复读。思考: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
  (二)生反馈
  (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三)师生共同再读《观潮》,边读边想象,争取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四)总结
  三、日积月累
  (一)生自由读,思考:
  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
  (二)生反复读,背自己最喜欢的。
  (三)生上台表演。
  (四)师生齐读,再背。
  四、趣味语文
  (一)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1.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
  2.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
  3.师生小结。
  4.再读。
  (二)
  1.生自由读,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
  2.师生再读。
  3.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文园地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