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2:30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弈》一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学弈》,掌握本课的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
  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3、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4、从课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重点:
  疏通字词,理解文意。指导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学准备:古筝曲 小黑板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二千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叫孟子,我们在课外积累中曾读过“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对,这是《孟子·告子》中的名篇“鱼
  我所欲也”中的名句)
  师:你们对孟子了解多少呢?
  生:孟子是战国时邹国人,生于约公元前372,死于前289。
  生:孟子,名轲,字子舆,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生:孟子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师:大家对孟子了解还真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这位儒学大师孟子写的一篇文章《学弈》,让我
  们穿越时空,去与这位古代的伟人对话。
  二、探究读文,吟诵感知。
  1、齐读课题,知道这“学弈”是干什么吗?
  2、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
  3、看懂了注释就让我们试着去读读课文吧!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一会提出与同学交流。
  (1)说说古文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
  (与我们学过的现代文不一样,很繁琐,不容易理解,但古文它有自己独特的韵味,读起来很美,
  学起来还很有意思呢!)
  (2)教师配乐领读(注意感受如何断句)
  (看样子,大家读的还很起劲,那自己也来找找感觉吧!)
  (3)学生自由朗读。
  (感觉好读点了吗?古人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4)提出疑问,给予解释。(相机提问)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A、哪个同学学懂了,给解释解释?
  B、我们来对照注释理解句子。
  弈秋②  通国③之④  善⑤  弈  者也
  弈秋(是)全国的(最)善于下棋(的人)
  C、指导朗读。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A、学以致用,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对照注释理解一下。
  B、活学活用,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的理解。
  C、“曰”就是说的意思。孟子曰(孟子说)子曰(孔子说)
  D、合作朗读,读出设问语气。(为,音wèi,通“谓”)
  E、师生对读。(相机指导)
  4、两者师出同门,一胜一败,原因何在呢?真的是后一个人的智商不如前一个人吗?文中是怎么说
  的?读一读。
  ① 回顾学习方法。(参考注释,反复读文。)
  ②小组合作学习这一部分。
  ③师巡视指导,认真倾听。
  (静静的思考、朗朗的书声、热闹的讨论,让老师们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魅力!)
  ④学生汇报。
  ⑤发现问题:本文中有很多的“之”字,它们的意思相同吗?
  (“之乎者也”,经常用来形容古文,也就是说这些字在古文中用的特别多,在本文中“之”字一
  共出现了六次,它们分别都是什么意思呢?“之”是语气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
  通国之善弈者也。(的)
  惟弈秋之为听。(的)
  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
  思援弓缴而射之。(天鹅)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他,指前一个人)
  ⑥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A、齐读,讲究断句。
  B、自由练习朗读。
  C、三个人配合分角色读。
  D、自由组合配乐读。
  ⑦两个的学习态度,导致了不一样的结果,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们吗?(专心致志、心不在焉
  、聚精会神、三心二意、全神贯注、朝三暮四、一心一意、心神不安、左顾右盼、心猿意马、一心
  二用、一事无成……)
  很多的成语都是来源于古文,比如:成语“心猿意马”就来唐·许浑《丁卯集·题杜居士》诗“机
  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诲人不倦”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那么今天我们也会神气的说,“专心致志”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学弈》“其一人
  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三、品味研读,感悟深意。
  现在假如你就是两千多年前的跟随弈秋学习的学生,或是饱读诗书的学子,亦或就是孟老夫子,你
  能效仿古人读读吗?
  1、自由读。(陶醉其中)
  2、学生配乐朗诵。(美的感受)
  3、齐读。(好一群满腹诗文的书生啊!)
  4、能试着背下来吗?
  四、拓展延伸,领悟魅力。
  (1)课内拓展
  (感受到文言文的味道了吗?)
  其实,在这篇小短文前面还有一句:“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用学过
  的方法,自己去试着理解一下吧!
  (弈之为数:围棋这种技艺。数,技术、技艺。小数:微不足道的技艺。)加上注释能更容易理解
  了吧!
  改编:今夫学习之为数,大数也,专心致志,则得也。
  (能听懂就为自己鼓掌吧!)
  (2)课外拓展
  作业纸:结合结合注释读古文,尝试翻译古文。
  鱼,我的欲也①;熊掌②,亦③我所欲也。二者④不可兼⑤得,舍⑥鱼而取⑦熊掌也。生⑧,亦我
  所欲也;义⑨,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
  [注释]①是我所想要的。②熊的脚掌,是珍贵的食品和药材。③也。④指鱼和熊掌。⑤同时都得到
  。⑥舍弃。⑦选择。⑧生命。⑨正义。
  [译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弈》一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