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2:30

《白杨》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内容和语言文字,感知白杨的形象美和精神美。
  2、体会爸爸说的话的含义,领悟白杨与建设者精神美的实质,从而使学生受到“在需要自己的地方顽强生长,做出贡献”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过爸爸的话了解白杨的特点。
  2、体会爸爸介绍白杨树是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白杨的资料,画一幅白杨的画。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  感知白杨的形象美
  1、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大家想不想听啊?好,看哪位同学听明白了歌中唱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
  播放歌曲阎维文的《小白杨》
  2、“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哪位同学知道白杨的有关知识,你能介绍一下吗?
  调动学生学习《白杨》这一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杨树的情景中。
  3、同学们讲得好。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4、出示幻灯片,请同学齐读题目,课文中的白杨又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然后根据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填空:
  在去新疆的火车上,我们看到了(    )的白杨。
  3、组织交流。
  4、请学生展示课前画的白杨树。
  5、组织评议:看了这画,你有什么意见?为什么要这样画?请用朗读的形式体现你的观点。
  6、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戈壁滩的荒凉,白杨的高大挺拔。
  7、小结:多么高大挺拔的树!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唯有一排排白杨从眼前闪过,这给旅客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难怪兄妹俩会展开争辩。
  8、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兄妹的对话。(省去提示语,请用你的朗读体现它的意思。)
  三、品味语言  感悟白杨的品格美
  1、创设情境: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目之所及,浑黄一片,这儿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而白杨却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2、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3、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在沙漠上,白杨会长得这么直,这么高大呢?
  4、是啊,这到底是怎样一种神奇的树?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想想:
  多么(      )的白杨啊!
  5、组织交流:
  △ 多么(有生命力)的白杨啊!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茁壮的枝干。
  (1)指导朗读体会:读这句话的时候,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地方?能换上它读读吗?(在不同的地方,它的作用不同,朗读时的语气、语调也就不同。)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地方填上去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个别读→评读→品读→齐读)
  (3)小结:城市需要它,它就默默无闻地舒展风姿,供人们欣赏;边疆需要它,这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筑成防风墙;如今,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这儿生根了。
  △ 多么(坚强不屈)的白杨啊!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
  (1)指导朗读体会:你能选用其中的一种天气情况来说吗?想象当时的情景,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分小组读、齐读。
  △ 多么(挺拔)的白杨啊!它从来就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1)引导体会“从来”的意思。
  ① 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        ),白杨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        ),它也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        ),它还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② 组织交流。(引导从时间、地域、气候三方面体会。)
  (2)指导朗读。
  ……
  6、小结:不管何时,不论何地,无论遇到多么恶劣的气候,哪里需要,白杨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它上擎青天,下踩大地,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就是白杨的品格。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多么坚强的白杨树,傲然耸立在大戈壁上,给茫茫的大戈壁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三、引导探究  领悟建设者的精神美
  1、(引读):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生接读):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2、引导读孩子们知道的内容,根据他们所知道的内容来推想一下,孩子们所不知道的是什么?
  3、组织交流:
  (1)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
  (2)爸爸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上学?
  (3)新疆是个怎样的地方?
  4、引导体会:孩子们不知道的,你们知道吗?
  5、你们已经理解爸爸的心了,再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有没有觉得话中有话?请重点挑一句话研究包含着的意思。
  6、交流研究成果:爸爸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一样:做个正直、高尚的人,哪儿需要,就到哪儿去工作、生活,不畏艰难,坚强不屈。
  7、爸爸的这番话含蓄深沉,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一读。
  8、爸爸的心愿能实现吗?请找出课文中的句子,用朗读来回答。
  9、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句。(板画:小白杨  板书:爸爸  孩子)
  10、小结:爸爸看到了这,高兴地笑了。这是一个边疆建设者看到祖国的边疆建设事业后继有人时的一种欣慰的笑。让我们衷心祝愿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越栽越多、越长越高、越来越美!
  11、让我们带着欣慰的笑,再一次来读读那三句话。
  四、拓展延伸  畅述心中的感受
  1、播放课件。(建设者们在工作的情景。)
  2、此时此刻,你想对白杨树以及像白杨树一样的祖国建设者说些什么?
  3、自选角度,以“我心中的白杨”为题,把心中的所思所感写下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杨》教学设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