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2:29

《我想》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和新词,认识八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的小小愿望。
  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了解“我”的小小的愿望。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美丽景色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说:当同学们看到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蓝天白云这些美丽的景色时,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作品中,去品味生活。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注意,提醒大家注意。
  “哇”读“wa”,轻声。
  “汲取”中的“汲”读ji
  4、老师简要介绍作者。
  高洪波:1951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我喜欢你,狐狸》等。儿童诗《我像》获全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5、指名读课文第一至四节。
  三、理解内容。
  1、从第一至第四节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分组学习。
  自学提示:
  (1)我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小组讨论。
  (3)用读或演的形式汇报。
  2、交流汇报。
  (1)交流第一、二节内容。
  (2)学习第三节。
  指名读第三节。启发学生想象:“我把眼睛装在风筝上,飞上高高的蓝天,望啊望——作者能望到什么?
  鼓励学生充分说。
  解决疑难: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3)、学习第四节。
  齐读第四节。请学生说说对蒲公英、柳絮的了解。
  启发学生想象: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作者飞到那里干什么?
  3、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第五节。分组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2)交流汇报。
  四、巩固练习。
  1、配乐,同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互相评议。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2、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3、配乐齐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1、读完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充分说。
  教师总结。
  大自然是这样美好!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背诵这首诗。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3、学会九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2、配乐齐读课文。
  3、指名读第三节。要求:仿照这一节,再编一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
  (2)同桌相互说,相互评价。
  (3)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二、背诵指导。
  1、依据板书内容自己独立试背。
  2、指名分小节背。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小组内相互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3、小组代表汇报。
  悠 谷 脚 丫 软
  营 柔 堂 遥
  4、指导书写。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扩词练习。
  悠:悠久 悠扬 悠闲
  谷:稻谷 谷子 深谷
  脚:脚印 脚步 脚趾
  软:松软 柔软 软弱
  营:军营 营地 营房
  堂:食堂 纪念堂 礼堂
  柔:温柔 柔弱 柔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