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2:08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五(2)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词,同位互相检查,及时改错,必要时集体订正:
  住宅、隐蔽、毫不可惜、弃去、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挖掘、搜索、倾斜、扒土、抛出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为下一课学习打下基础,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善于发问、善于思考)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同学们能提出问题,说明你们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下面请大家细读课文,找出答案并在小组内交流。
  互动研讨:
  1、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做是“住宅”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
  2、“随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的前三句话)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恰好照应了课题“住宅”一词。读着这句话,你还会想些什么?(随机板书;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
  4、指导朗读,体会“不肯随遇而安”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师: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你觉不觉得有点太夸张了?默读文中相关段落,想一想为什么?(学生可能会结合蟋蟀的弱小及住宅建造方面来回答,引导学生抓住修建时的动作词来理解)
  5、你对这个工程的设计者、施工者怎样评价呢?(学生可能发出赞叹或发表自己的感受)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指导读)
  (设计意图:从问题入手,使学生有问题可问,有问题可想,在上一节整合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问题,达到精读的目的。)
  三、积累佳句,感悟写法
  1、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蟋蟀的住宅,这与他的细致观察是分不开的,文中哪些地方讲述他是怎样观察的,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
  2、文中采用大量的拟人写法,说明了什么?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摘抄下来。
  (设计意图:好的文章是与作者细心观察分不开的,文中作者对自己是如何观察蟋蟀做了简要叙述,在此让学生找出来,品味写法,达到积累与感悟写法想结合)[
  四、总结布置,拓展延伸
  1、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2、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平时,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从小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3、选择学习;
  (1)课后选一处景物进行观察,练习写一写。
  (2)继续搜集关于昆虫奥秘的相关资料
  (3)有条件的读一读《昆虫记》这本书。(大屏幕出示或出示小黑板)
  (设计意图:再一次从整体上感悟课文,达到读悟共鸣,读写延伸,使读能为今后的用服务,让学生选择性延伸学习,激发求知欲及好奇心。)
  设计理念:
  紧扣文本,以读为主,领悟表达方法:通过品读,品读重点字词,领略文章内涵:享受语言文字之美,激起观察大自然的好奇心,达到学以致用。打破老师独揽课堂的方式,开放学生的思路,培养问题型的学生,以激起求知欲望,并合作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并正确读写课文出现的部分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蟋蟀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