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31:27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为人民服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理解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 教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简介张思德。
  (可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先说一说对张思德的了解, 教师适当作一下补充。)
  2.简介本文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并练习组词。
  2.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
  (二)请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
  1.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说一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分自然段学习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3) 教师小结:这段话点明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4)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画出这段的中心句。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 教师引导: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作论据,然后具体讲了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了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3)理解司马迁的话。
  (4)谈一谈生活当中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
  (可让学生先组内交流一下,然后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在班内交流。如董存瑞、雷锋、孔繁森、赖宁……)
  (5) 教师小结:这段话主要讲了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及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的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 教育。
  2.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说说这两部分内容各讲了什么意思。
  二、继续学习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论述的?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理解复杂句子的意思。
  (投影出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就照你的办。)
  ①指名读、齐读。
  ②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三句讲,凡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会接受、照办。)
  ③读这段话,注意句中三组关联词语。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读,思考: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抓住“死得其所”,正确理解“不怕牺牲”。
  (这“里讲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不怕牺牲,当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不要因为莽撞、蛮干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
  3.学习第五自然段
  自读课文,思考: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三、总结
  l.朗读课文,体会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的?
  (要使学生体会到课文所讲的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和和平年代涌现出来的模范,谈一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l.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把自己觉得需要记住的语句抄写下来。
  附: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学中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为人民服务;然后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弄清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最后,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深刻领会文中所讲的道理。对于比较复杂的句子,可让学生画出关联词语,反复读,然后依据表达的意思逐层加以分析,从而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