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5 11:12:49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3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串葡萄:
  这是什么?喜欢吃吗?板书:一串葡萄
  指名读,齐读。
  “串”像不像我们吃的糖葫芦?
  看看葡萄,记住“葡萄”这两个字。
  (由学生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把识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把生字形象化,符合低年级学生识字特点)
  谁来吃一颗?什么味道?
  可是狐狸却说它是酸的,想知道怎么回事吗?
  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
  “酸”怎么读?你是怎么认识的?
  还有什么东西味道是酸的?
  (简笔画出一只狐狸,板书“狐狸”。)
  就是它说葡萄是酸的,我们认识认识它吧。
  指名读词,结合图画记住这两个字。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记住“酸”字,结合图画“识记狐狸”这两个字,又一次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生借助图画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一环节是掌握学习语文方法的过程,猜读、根据图画理解的读,自己想办法,识字都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技能)
  交流自己的感知内容
  三、结合图画再次识记生字。
  出示图一,图四、图八及相关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识字“迫、待、硬”三个字。
  “迫不急待”是什么样子?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迫不急待?
  “硬”字为什么是石字旁?还有什么东西很硬?
  图一: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图四:小猴子看着架上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急待的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图八: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在句子中又一次出现生字,读这些句子,既缓解了学生朗读课文的难处,又巩固了生字,加深识记印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