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数学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会经常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长和老师有时会头疼这些问题怎么回答。其实学生问这些问题,说明他在思考这些东西之间的关系,如果家长解释清楚了,孩子更容易记住。多鼓励孩子问问题,你会发现孩子的数学能力会提高很快。小学生学习数学最先接触的是数和量。为什么只用十个阿拉伯数字就可以表示出任意的数?计数和计量有什么关系?如何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弄清这些问题,先从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的数数开始。从一个一个地数,到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从而引出个、十、百、千……这就是计数单位。每个计数单位在写数时都占有一定的位置,这就是数位。有了数位这个概念,只用l、2、3、4、5、6、7、8、9、0这十个数字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就可以表示出任意的十进位数。这就是国际上通用的十进制计数法。
同理,在学习计量时,先取一个单位作标准,然后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量(līáng),就产生各种不同的计量单位;把数和量结合起来,就可以比较量的多少和说明量的变化。掌握了计数单位和计量单位,在计算时,就容易理解只有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或相同计量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在学习图形知识时,常见的几何图形都存在于小学生周围的物体中。把几何形体和量的计量相结合,不仅可以说明物体的形状,还可以表示出它们的大小和数量,并且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长度、面积和体积,沟通长度、面积和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几何形体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和实际结合,并且可以度量、计算和动手制作模型。因此,小学生们通过看、摸和动手操作,容易发现和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平面图形的边长和周长有什么关系?各种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长度、面积和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
认识平面图形时,带着自己发现和提出的问题,经过观察、探索、讨论、动手操作和实验,容易自行发现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和特性,边长和周长之间的关系。学习长度、面积、体积时,本来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但是用面积单位量和用体积单位量不方便。经过探究,认识到可以借助图形的边长等算出它们所包含的面积单位数或体积单位数。学习各种图形的面积或体积时,通过把新的图形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就可以推导出新的图形的面积或体积计算公式。
在数学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思考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会让学生们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