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3
教学提示★ 从本册书开始,教材都是以“专题”组元的,一组课文所有内容都有联系,前为后做准备,后与前相呼应。所以
备课要从单元入手,注意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充分体现编者意图。
假期,我做了这样一项工作,认真解读教材,把握编者意图,按照每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重点语段、课后练习,提炼了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 把握单元训练点:
第一组:主题──多彩的春天(5点提示)
1. 想象词语和诗文描绘的画面,培养语言的形象感。
﹡如识字(一),引导学生尝试把8个词语读出有声有色的画面。
P1(可以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春天,春天来了, 。再读词语,感受凝练的语言所描绘的春天。读词语时,可以有这样的训练:读哪些词语让你看到了春天五彩缤纷的颜色──柳绿花红百花齐放,读哪些词语让你听到了春天欢愉悦耳的声音──莺歌燕舞 泉水丁冬 百鸟争鸣。借助语言的渲染,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形象感和立体感)
﹡再如,第1课《柳树醒了》P3,借小柳树的生长变化写春天,是一首诗,也是一个童话故事,语段内在有联系,有一种语言的层次美,柳树醒了──柳枝软了──柳稍绿了──柳絮飞了,读诗文时,也要引导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生动、鲜活的春意。
──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重点词语可以进行删换、比较,感受用词的准确生动,领会潜词造句的准确感。
2.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学用语言 ──表演,本身就有一个吸收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
﹡如P8,第2课《春雨的色彩》,文中三次出现
春雨是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 , 什么变化;春雨落在 , 也有什么变化。的句式, 这样的句式,可设计这样几步训练:
①反复读,读充分,体会小鸟眼中的春色。
②角色表演,内化语言。
③进行访说练习,引导学生想象在春雨滋润下,万物还有哪些变化的景象,以此学用语言。──积累这种语言形式。
3. 积累写春的词语、诗句,扩充词汇量,进行大量的说词训练。
①本单元有四字词语,有古诗,显然,积累的意义很大,可以让学生积累的基础上学用,用上其中一两个词语写话。
②对于构词率高的字,要以口头组词的形式,进行大量的说词训练。如P8, P14,口头积累,都有这样的引导。
4.引导发现加偏旁、换偏旁的识字方法,练习自主识字。P15
强调自主发现,不要越俎代庖。
5. 口语交际要注意单元整组的回应与整合。
① 识字(一)课后布置了找春天、画春天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口语交际时要给予回应。
②园地一的展示台有唱春天的活动展示,可以提到口语交际时进行,激发说的兴趣。
③交流时,容易说不具体,可指导说出景物的变化。可以提供一些语言的范式,如“花儿绽开了笑脸、小草随风舞蹈”,鼓励孩子学用。
④注意观照全体。(可以安排个人练习、同桌互说,重视参与的全员性。)
第二组:主题──家庭生活(6点提示)
1. 学习朗读时要边读边想。(教学时,可以结合泡泡中的提示,体现训练过程)
﹡如P2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秘密”的含义。训练一边读一边想。
﹡再巧妙链接P25,联系文中兰兰的表现──推想
这样既联系课文想象情景,训练边读边想、读思结合的能力,又联系课文推想未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2. 学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如P22,“揭开奇妙”时,就可以用“因为 ,所以 ”的句式深化对主题“为别人着想”的理解。
﹡再如, P25,兰兰的爸爸、妈妈、姥姥的说的话都可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进行表达训练。
3. 朗读指导,重点训练人物对话中的“疑问句”“感叹句”。
本组课文对话较多,练读时重点练好对话中疑问和感叹的语气。
4.引导积累一组搭配恰当的短语。例如“精彩的球赛 温暖的港湾安静的港湾……”教师要有语文意识,随时指导积累运用──如,练习用上一个或几个短语说话。
5.字词方面:
① 引导发现并运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
② 继续进行常用字的说词训练,扩充词汇量。
③语境中感受“一字多意”的有趣。 P33,本册“一字多意”的练习安排了两次,这是第一次,重在感受,不强求换词解意。
6.本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该怎么办”。
① 鼓励多角度想办法,如怎样做让爸爸、妈妈信任自己、举什么事例说服他们等等。
②可以在情境中进行模拟对话。
③注意交际情态的指导:流畅的语言、大方的态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