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4 20:28:11

中年级孩子培育计划:基础较好型


          
          [*]
       
12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学习基础一直较好、有些“吃不饱”的学生。这样的孩子“我要学”的问题大多已经初步解决了。
          他们虽然可能出于不同的学习动机,但在学习上都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动力。尽管平时做起来,有时还需要家长督促,但对督促一般不会反感。他们也存在继续端正学习态度、纠正不良学习习惯等问题,但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如何进一步克服学习上的依赖性,增强独立学习的能力;课内知识学习怎样向深度要质量,课外知识获取怎样向广度求发展;不仅“我要学”,还要“我会学”。解决这些问题,让老师来做是有难度的,因为老师授课必须照顾大多数,只能家长把它承担过来。
       
          拿课内功课来说,同样是“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家长对他们的要求就要更高一些。
       
          他们的预习:不能只是简单地看一下课本,了解一下老师下一节课要讲什么,就算完了,而要增加一定量的自学,把能在课前自己学会、提前记住的东西学会、记住。比如:语文,每学一篇新课文,就要在预习时,把新课中生字的读法、写法、组词,新词的解释、寻找同义词、反义词,基本掌握了;标好自然段,对课文的题目做个分析,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抒情的做一个判断,并试着做一下课后练习题。文章的分段、概括段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是中年级小学生的学习难点,可以留到课上,通过认真听课来解决。市场上卖的《字、词、句、段、章》一类参考书,可以为孩子的预习提供帮助,家长要对书的使用方法给予必要指导。
       
          他们的听课:不能只是没有违纪就算认真了,还要在听的同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在别人回答问题时仔细判断答案是否正确。一堂课,听完后,要立刻回想一下有什么收获,尽量记住老师当堂讲到的内容;立即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没弄懂,赶紧找老师再问一问,或是回去复习时把它作个重点。
       
          他们的复习:不能只是满足于课后又把书看了一遍,把该记住的地方记住了,还要每学完一章、一段,就有一次阶段复习,找找已学过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做到系统理解。
       
          他们的作业:不能只满足于按时完成、没有错误,还要讲究完成的速度和一次成功率(即第一次做就不出现错误)。
       
          再拿课外内容来说,对他们的要求也要更高一些。
       
          比如,学习语文,会涉及到一些著名作家,家长要指导他们查一些资料,多接触一些名著。再如,学习数学时,家长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难度较高的课外练习;同样是做一道应用题,家长可以要求他们尝试一下“一题多解”。
          因为他们课内功课压力相对较小,课余可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家长还可以多带他们出去走走,多参观一些名胜古迹、旅游景区,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一些中外人文、历史、地理、自然和社会常识;也可以教他们学学下棋,做些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游戏,如走走“华容道”,玩玩“九连环”;还可有选择地让他们看些电视节目,有控制地玩一会电子游戏机,或学学网上查资料。问题不在让不让孩子接触这些媒体和工具,而在于是否教会了孩子正确辨别是非,教会了孩子把这些现代手段用在学习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年级孩子培育计划:基础较好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