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3 16:53:58

热心家长众说如何与老师沟通


          
          [*]
       
12
                               
          正确定位,真诚交流
       
          张娜
       
          家长与教师,都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两者之间是目的一致的同盟者。因此,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如果家长需要教师协助帮助孩子解决,则必须及时告知教师,及时进行交流。
       
          家长与教师的交流,不论是面对面的还是通过媒介的间接沟通,都要先对双方进行正确定位:是朋友而非敌人;是协作者而非雇佣者;是责任共负而不是互相推诿。
       
          正确定位之后,心态自然就会趋向冷静、理智;理智的交流,就不会因孩子在校遇到问题而愤然偏激。而是会真诚地把孩子遇到的问题、以协作者的态度告知教师,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接着,耐心地听听教师的解释,全面了解教师的教育目的及教育风格。如果双方的意见不一致,双方可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选择对孩子来说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尊重,才有效果
       
          一冰
       
          1、端正对老师总体的看法:不论你对老师怎么看,而是要考虑你的目的是教育孩子。
       
          2、发自内心尊重老师:概念化的老师 ——所有教我们知识的人,指的是群体。老师的素质未必都能到你的要求,尊重老师实质是尊重自己。
       
          3、不要事事依靠老师:要不看成神,要不就白痴,就以为摊上个好老师就好了,孩子关键取决于自己和家庭的学习氛围。老师按学校模式来做,没有超能力来管理到几十个学生。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老师是不实际的。
       
          家长要有好心态
       
          文芬
       
          有的家长一旦被老师叫到学校来,心里就会有种惶恐的心理,认定孩子又在学校犯错误了,又要到学校挨老师批评了。见到老师以后,常常不问青红皂白,先把孩子训一顿再跟老师点头哈腰赔不是,再说一堆保证以后会如何管教的话。这样的沟通方式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家长把孩子在校犯错等同于自己犯错,遇事先道歉赔礼,而不是先跟老师了解问题及问题的根源再对症下药,这样的沟通显然是无效的。
       
          有的家长很反感老师把自己请到学校,认为这样即浪费时间又丢脸,觉得老师喜欢小题大做,遇细风说暴雨,这样的抵触心理很明显不利于教育的顺利进行。
       
          家长被老师叫到学校以后,不是认真追寻问题的根源,而是把一腔怒火带回家中,对孩子进行责骂批评。如果刚好当天因为别的事情不顺利不称心如意,那孩子的遭遇会更惨,家长会把一切问题都归责于孩子,惩罚随心,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和逆反心理,于事无补。
       
          另外,家长如果要主动跟老师取得联系,要注意几个细节:看时间表 :不要选老师午休时间,如果是在工作时间打电话或面访,先问问老师方不方便,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尊重;看场合,家长来学校接孩子,有时想跟老师面谈,要看老师是否正在开会或是否正有紧急的事要处理,如果是,最好不要打扰;如果家长对老师处理某件事的方式不太满意,可以提建议,但不要命令教师怎么做;如果孩子与班上同学发生冲突,家长可以转告老师协商处理,但不要直接到学校去找某个同学理论,这样做,也会将问题激化。
       
          给老师一个解释机会
       
          贺结
       
          一天,手机铃声突然响了:
       
          我礼貌地:喂,您好!请问哪位?
       
          对方(女的。气势汹汹):哎!你是不是那个发青少年报的老师呀?
       
          我:是的,请问您是……
       
          对方(带着怒气):不要管我是谁。我问你,为什么我的孩子到现在才发了4次青少年报?
       
          我(惊讶):有这回事吗?请问您的孩子在哪个班?
       
          对方(迟疑了一会,生气地):你别管哪个班,我问你,别的孩子为什么每个星期都有报纸,我的孩子才发了4次?
       
          从3月份开始发报纸,到现在一共发了10期,其中前2次每次都是发了2期,一共已经发过8次报纸了。这位家长的孩子才领过4次,应该不可能。因为本人发报纸时,每次都叫班主任签了名的。一定是哪个班的班主任没有及时把报纸发到学生手里,引起家长误会。问题应该出在老师这边。但我觉得还是要了解才能发言,所以我对那位家长说:这样吧,等我去了解一下,到时候一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好吗?
       
          对方还是满肚子的怨气:也不知道你们这老师是怎么当的,对待学生态度都不一样……
       
          等我上完课去其它办公室一了解,才知道真有一个孩子本学期前几次的报纸没有领到。经查实,原来是这个班换了班主任,原来的班主任因为怀孕,身体不适,所以辞职了,而在她辞职之前,有些该她做完的工作出现了疏漏。确有其事,家长反应的问题确实存在。
       
          我主动拨通了那位家长的电话,告诉她真实的情况,并让她清楚地明白,她之前对我大动肝火,其实我是无辜的。对方听了我诚恳的答复,显然十分尴尬,也很自责,怪自己太鲁莽,没有弄清真相就胡乱责怪老师,她一个劲地道歉。
       
          可是,自己曾经说过的伤害过别人的话,一时怎么能收得回来呢?还有,曾经失去的风度,怎么能补回来呢?
       
          所以,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家长一定要给老师一个解释的机会。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肖静华
       
          孩子在学校遇到了问题,回来告诉家里人,就是想得到一种倾诉,一种宣泄,一丝安慰。这应该是好事,他这是和你在沟通,他没有把任何事都埋在心里,然后终于在某一天来个大爆发。如果这个时候,你用心地倾听完孩子的诉说,适时抱抱孩子,轻轻地拍拍,轻言细语地安慰几句,再给他擦擦流下的眼泪,比什么都强;等孩子静下来的时候,再给老师打个电话问问情况或者和老师约见一下,具体作个了解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说不定第二天一到学校还没等你处理孩子已啥事都没有了,说不定昨天打架的同学今天又勾着肩膀喊好兄弟了。
       
          如果一听孩子受欺负了,就跳起来骂老师骂其他的孩子,然后冲到学校去理论,那么以后这个老师的课你孩子不用上了:我爸(妈……)都说这个老师不好,我还上他课干什么;老师呢,也不用和那孩子交往了,说不定再和对方的家长干上一场-----
       
       
       
          多配合 常联系
       
          光伟
       
          多配合。老师的教学是需要家长配合的,要一起帮助孩子导入正确的方法。一是配合教师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与毛病,经常关心孩子的喜怒,了解他(她)的心理,促其成为“三健”人才(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个性)。二是平日里要注意督察孩子作业。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养成一个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
       
          常联系。与老师联系,要注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联系的方式可以是面对面交流,也可以电话或短信交流。交流的主要内容:一是了解孩子在校的综合表现。诸如学习态度、体育锻炼、参加活动等等,切不可一味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老师。二是提出教育教学建议。如果发现孩子的任课教师在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务必及时反馈给老师,如果不好直接与老师说,可以通过班主任进行转达。但是,记住一点,作为家长一定要多信任老师,要学会分享孩子成长中的喜悦,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
       
          注意 “热”“冷"细节
       
          刘新
       
          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渠道有家访、面谈、电话联络等。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长和老师是既“怕”又“爱”的矛盾统一体。对于性格“叛逆”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出了问题,老师即时向家长反映,就反感老师“打小报告”;对于性格比较温驯的孩子,出了问题,无论家长与老师怎么沟通,都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因此,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方式采取“热处理”还是“冷处理”也是要十分注意的细节。
       
          交流沟通的时机也很重要。很多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家长。在上课时间或课余过多地打扰老师显然不近人情。这点家长也应注意把握分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热心家长众说如何与老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