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征文大赛】一言难尽 官四代上学记
导语:今年幼升小,各位爸爸妈妈和咱们的小豆包,一定经历很多,不管是信息采集和审核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焦急, 不管是小学报名,裸考的忐忑。随着六月的到来,2016幼升小即将结束。相信大家也很愿意记录下自己的这段经历,是对自己的纪念,也是对学弟学妹的经验分 享。所以咱们的征文又来喽,给2017幼升小的家长们提供点借鉴。原文如下:一言难尽,官四代上学记
你们以为只有非京的孩子上学不易?
我原先也是这么以为的。
几天以来,原来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可怜天下父母心。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大家只是不同时代的北漂而已。
我们可是官四代。
超长文字预警!
超长文字预警!
超长文字预警!
===============三十三年前====================
A.D.1983
作为八路(时代参加革命)的正军(退休级别),我爷爷不算什么大官,但也好歹配过警卫员,当过某军政大学的校长。
国防大学为了解决他的住房问题,把他安排到海淀区的永定路甲1号,那里修了一个国防大学干休所。
1988
我二年级。
我们家从西城也搬到了偏远的郊区——玉泉路,我每天要坐地铁去西城上学,单程一小时以上。
(有多少人经历过地铁两毛钱一张票的年代,以及持有非常难得的地铁月票?)
1992
由于各种原因,我家里希望让我转学到家附近。
当时有两个选择。
太平路小学以及玉泉小学
太平路小学说了:不要。
玉泉小学说了:不要。
我奶奶找到干休所所长,玉泉小学原来是国防大学子弟学校,又有共建关系。
一个电话,搞定了。
那时候,玉泉小学周围是各路桃园,还有一条臭水沟。
玉泉路的西侧就是麦田,东侧有很长一条铁路。
1993
我以学校第三名的成绩毕业于北京玉泉小学,
……
时过境迁,说说我这个“官三代”,
我并没有太多从我爷爷那里直接继承到的好处。
我爸靠自己的本事当了一辈子技术员,临退休才勉强混了个工程师的职称。
我妈是我奶奶从工地挑回来的老北京穷人的孩子,在私企当了多年的会计。
如果我去上军校,或许真能得到些好处。
爷爷说“想好了,到时候国家让你去哪,你就得去哪”
吓得绝不考军校了。
(真是瞎扯。)
我的上学轨迹,放到现在算是相当凑合:
玉泉小学毕业后,考入十一学校,是第一届实验班数学班成员,
中考不理想,考入育英中学。
大学……比较失败,不提也罢。
毕业后,我到某政府执法部门当了差。
不凭关系,自己考的。
2004我爷爷去世,我依然没有沾到太多的光,从来没有升过职。
2006,我爷爷在干休所里的房子拆了,只留下一个房产证。
2007我带着女友和我奶奶住到一起。
2008,领证。
2010,生子。
干休所的房子翻盖完毕。
我们搬回了干休所。此时,永定路甲1号早已变成了永定路26号。
多年的天真让我们一再错失了买房的时机。
直至现在,我和媳妇依然无瓦。算是寄语奶奶篱下。
不,那房子不会继承给我,早说好了日后给我叔叔。
=================上面这些,仅仅是背景======================
2013,孩子三岁,入国防大学第二幼儿园,作为第四代,仅保入园,交了若干“共建费”。
我对共建费这事深恶痛绝,所以利用手里的权利小小地捏了一把帮幼儿园收费的公司。
若有不如意,罚你个十万八万。
(这事也能吐槽,服啦。其实就是我发现了他们的违法行为,于是招呼管片对其责令改正。)
此时我开始考虑孩子上学的问题,我知道这些年上学都是很费劲的事情,
但对于我这种久居此地之人,想来不存在任何阻碍吧。
唯一的目的,是尽量让孩子上十一。
那时的流言是,玉泉小学很可能拿下直升十一的资格。
想来想去,虽然此时迁户口会达不到落户三年。
但毕竟应该努一把。
我把我和的户口从我父母那里——玉泉路签到我爷爷的房产证上面。
那座已拆之楼上。
这是此次孩子入学过程的最大败笔:
我父母的所在,是太平路小学学区房。
如今唯一具备直升十一资格的小学。
2014年,我得到一个租用区政府的内部公租房的资格
其中有北太平路18号某楼。
我恍惚间觉得这地方很近,但基于价格放弃了。
回家一看,另一大败笔:
此地在十一学校隔壁,另一处太平路小学学区房。
2015.6我在学校问题上开始真心思虑太平路小学和玉泉小学的选择问题,
并参考2015年玉泉小学的入学问题,我咨询了玉泉小学的老师,开始为孩子开证明。
2015年玉泉小学接收了全部非京籍孩子,真是大气!
那么,我是不是应该把户口迁回父母那里呢?
在两所教学水平相当的小学中,中学是唯一能分高下的因素。
差不多+懒=不动了。
2016.5惊闻太平路可以部分直升十一。
可是马上就要报名了,变户口来得及么。
致电学区,老师说,我们不会为难北京人,只要你能变得过去。
老师还说,貌似派出所是不会给变哒。
然而,作为辖区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找到派出所所长变个户口还不算难事。
可是学校会答应么?
稳妥起见算了吧。
这是我最后一次,接近太平路小学的机会,是我败笔的最后一环。
2016.6.12,准备各种材料,干休所开证明——重建的房子没有房产证,需要一些证明。
然而干休所负责此事的人物百般托辞,就是不给开。
最后开了个驴唇不对马嘴的。
哼,老子是有户口和房产证的存在,不开又怎样。
这个房产证,绝大多数同院住户都没有
他们的孩子也无法把户口迁入。
往前6年,往后6年,有房产证,我是独一份。
===============第一日中午====================
2016.6.18、周六带孩子在玉泉小学报名
门口初审的老师给拦下了,你们这个不行,尤其是这个证明,不灵。
得有水电气的票据。
小意思,麻烦我妈送过来就是了。
同时拦住的,还有院内的另一个孩子,今年院内只有这两个孩子上学。
显然,我的证明和他的有所不同,我想索来照个样子。
人家连忙收起,这也是费了些周折才弄到的,千万别乱讲。
那家长几个电话,我们被了解情况的院长放入校内。
很好,那么开始交材料了?
我的材料比较复杂,各种证明关系不清。
然而学校是让孩子带材料开审,家长请外面。
大概是为了考一考吧?
孩子没上过学前班,然而在我亲自教育之下,
几乎掌握了所有拼音,十以内加减法问题不大,再加上认得几十个字
起码不会太差。
材料果然把老师难住了,你这户口都什么跟什么,咋还没有一个姓的。
呵呵,直系血缘的四辈人,出来四个姓,难为老师了。
没说几句,我被请出来。
不久,孩子拎着材料出来了。
奇怪,幼儿园同学似乎都考了些什么,怎么没考他?
老师问你什么了?
就问我爸爸是谁,我妈妈是谁。
心里不由得生疑。
老师把我和另一名家长引入一间教室,开始登记。
我是礼貌且谦让的,您先来。
这就完啦?很轻松啊。
记了一阵,只听得老师对那名家长说:您这个需要等通知,可能会调剂。
为什么呢?因为您这个是三代后迁入的户口。
转来跟我说,您这个也一样。哦,您这还是第四代。
我看见,那一串表格中,都登记着:三代后迁入。
我们:四代后迁入。
就是说,这一伙是很可能上不了玉泉小学了
就是说,在这一伙里,我也是最靠后的。
到手的条上写着:非京籍、挂靠户等……
真是莫大的讽刺。
我的反应略慢,没有那种晴天霹雳的感觉,倒像是一盆凉水浇在头顶。
什么跟什么……
带着孩子回家,告知此事。
===============第一日下午====================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稍安毋躁,给前任领导来个电话吧,以前听说上学的事统统没问题。
领导听了电话,给支了两招。
1,和你们现任领导说,找一下街道主任,最近办过这事,好使。
2,找你另一位前任领导,他和教委某某某关系比我好。
好吧,立刻着手实施,各种电话走起。
跟奶奶商量,得找干休所,协调一下,凭干休所和玉泉小学的关系,出面帮忙。
媳妇上夜班,听说此事,也连忙联络各种同事,找到各种校长。
6.18傍晚,得知和我一起的另一位孩子以及其他若干国防大学家长的材料统统不合格。
被阻在学校。
我也去学校看看吧。
等我到了,人都散了,门口一票保安。
回吧。
通过微信却知道另一名孩子已经拿到了录取条。
想要多问,人家不理了。
完了,如果国防大学这些家长都录取了,剩下我一个,就悲剧了。
想了很久,必须面见老师,把特殊情况说清楚,我们是国防大学的,
同样条件您录取了,我们也该录。
横不能因为我们材料更齐,反而不录吧。
一夜未眠。
眼根本闭不上。
===============第二日====================
6.19、周日
计划如此:一早致电学校,问清需要什么材料,去找老师换条。
奶奶负责联络干休所,倚老卖老一下,让他们出证明,应该不难。
媳妇中间联络。
分拨完毕。
好容易挨到7点,略微整理。
媳妇出门给孩子准备饭,我拨学校电话。
七点半就接了电话,好早啊。
老师大概一听,拿东西过来吧,不过要等。
急忙忙赶往学校。
说服保安,放入学校,门口的小头目老师往外一指:
那外面都是国防大学的,一会你们处长来,统一解决。
我和他们不一个院。
是不是一个单位?是一个单位统一解决。
好嘞。
这回放心多了,我在门口找了个坐,略微安心。
门口的家长说,昨天你们院那家,营房的把东西送来了,很快就办了。
是啊?那感情挺好啊。
穿军装的来了,进去了,好久,出来了。
来来来,都过来,咱们如此这般,你们不要着急,咱们统一准备材料。
处长,我是二干所的……
哦,这个你还是找所里把,我只能管我们这开证明的。
貌似不对劲,翻身又去找小头目老师:
我这鳖吃大了,我要诉冤情!
里面请,找某校长。
逮到校长,想细细说来。
然而笨嘴拙舌,想了一宿的话不知去哪了~
校长总结:你到底还是后迁入啊。
嘱咐老师,把这个记一下,房子和户口同院不同楼,太爷爷房产。
另一个家长把校长逮住了……
走吧~
好像没说清楚,再翻身回去?
真该打自己一耳光。
起码有方法了,回吧。
到家得知,奶奶找不到干休所的头脑,扬言要跳楼。
终于吓出来一个副所长,费了不少口舌,答应给开证明,让具体负责同志来办。
周末不上班啊,只能等了。
媳妇同事的各种回信到来。
某小学前校长也在招生,说,此事就是吓唬你们的,没事。
然而各村有各村的情况,各村有各村的高招,这并不能安心,
几乎又是一夜未眠。
===============第三日上午====================
6.20、周一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
作为国防大学系统材料最齐全的一个,我第一日就被接受了材料,然而得到调剂的材料。
其他国防大学另一院的众多家长材料不济,却能够集体办理。
我们同院的另一个孩子,明明就拿到了录取通知。
故此,我拟定了新的思路:
我们的住房没房产证,那么说是谁的,就是谁的。
只要干休所出证明,再让管营房的先生帮忙走一趟,就形成了和那孩子完全相仿的条件。
那就是要录取的呀!
“兹有xxx及其子xxx,居住于我院x门牌号,该处房屋已向其出售,无房产证。”
照这个开,应该就没问题了。
媳妇一早送孩子上了幼儿园,随后我们跟着奶奶,直奔干休所办公楼。
找到管事同志,奶奶血向头顶,
“共建早就没有了,我们影响不了学校”
几句话把自己气得半死,老太太早早出门去了
王同志,事情就拜托你了。
我接手讲述情况。
“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帮忙是一定的,然而证明是开不了的。”
啥?我继续讲述情况。
“要开会了,这事情我还是不能做主。”
我继续讲述情况,这证明都是真实情况,您只要一个章,我们就解决了。
“好吧,这要向领导汇报一下,我会给他看的。”
这事情急……麻烦您了……
全所干部们,坐车去国防大学其他院开会了。
忽然接到了学校电话,要求下午四点前提供夫妻双方无房证明。
好消息!
说明有缓!
跟头请假,直奔分局开证明(不是公安)。
刚好媳妇单位和我很近,一起了。
媳妇同事找到的老师校长们纷纷回话,这事情个人是办不了……
很快证明开回来了,飞车去学校。
老师原本是不让进的,然而我们趁乱混了进去。
还遇到了小头目老师,给我们指了路。
见到负责收材料的老师,各种倾诉。
老师说,你们这表开得不地道,连孩子名都没有,
然而还是收了吧。
老师,您得听我说,我是国防大学那一伙的,他们都统一办了就剩下我,
我要是开来证明我是房主,是不是就可以不调剂了?
老师说,部队的可以如此这般,只要你有院房产的复印件和证明,算成二代
那这事情就妥了,就跳出调剂队伍了,更进一步。
有时间限制哦,下午四点前。
好的老师,没问题老师!
===============第三日下午====================
整个中午,我都在怀疑外出开会的干部们是不是回来了。
然而整个办公楼清净得不得了。
直到碰见四处活动的战士。
请问干部们回来没?
回来了,还没上班。
几点上班?
三点。
娘西屁!
没工夫骂街,必须分配时间。
我们需要用15分钟说服管事的,所以不能跟管事干部废话,得直接找头领,
给他们半个小时弄到证明和大房产复印件,
15分钟赶往学校。
奶奶因为着急,高血压刺激了已硬化的血管,眼球出血。
还是到办公楼门口等待。
为了孩子。
老太太马上90了。
终于上班了,直奔某副所长办公室。
老太太和这位副所长是通过电话的,所以沟通快捷高效:您别急,放心走吧。
那就拜托您了,老太太不能再承受高血压了,回去了。
那么,可以开证明了么?
副所长说去找管事同志吧。
但是你那个证明,得略微改下。
好好好,您怎么说都行,照真实情况开。
“兹有xxx及其子xxx,居住于我院x门牌号,该处房屋无房产证。”
这样开总可以了吧?
所长说,你去开吧。
领导,还得要大房产复印件。
副所长找了他的上级正所长,同意了此事。
任务达成度,90%!
然而负责同志身边有个丢煤气卡的老太太,给老太太开了好久的证明。
然后发现,管章的没影了!!!
不管怎样,先把证明写出来吧!
“这可不行,证明不能开。”
WHATTHEFUCK?
随后,不管我们如何列举出国防大学另一个院的情况,同院另一个孩子的情况,
人家就!是!不!给!开!
所长答应了?
“那你找所长开啊。”
最后,所长认为管事同志说的意见是对的,让我们去居委会开证明。
所里给出大房产复印件。
学校要毛居委会证明?居委会证明有毛用?
我tm分分钟能找街道开出这种证明,在居委会开有鬼用???
学校不认啊老板。
三点四十了。
没办法,居委会吧。
居委会开证明的是个熟人,孩子是去年上的玉泉。
都是靠院里证明啊,怎么会不给开呢?
居委会按照固定格式,给开了个居住证明。
唉唉,凑合吧,赶紧学校。
致电老师。老师说,居委会就居委会吧,拿来试试吧。
还好干休所管章的回来了,房产证复印件拿到了。
只给复印件第一页盖了个面章,离老师的要求相去甚远。
不管怎样,驱车去学校。
拿上我的小学毕业证,说不定能多跟老师搭几句话。
四点多了,赶上学校放学。
媳妇好说歹说,见到了老师。
老师强忍着极大的烦躁摆出一张笑脸,完成了这次面谈。
媳妇很熟悉那种表情,她工作中经常要摆出那种表情。
依然是没有任何结果。
我愣是没找到停车位。
回去等信吧。
晚上,同院另一个孩子的家长发来微信。
问我们是不是在所里拿他们使劲比较了,
作为在役干部,他们受到了不良影响。
我们一面道歉,一面认清了此事:
本身,我们没从那位家长那里得到多少有用的信息,
我们所要的东西都是老师指出的材料。
那个略用私权开出过证明的管事干部,也可能出于自身管事不严的事情暴露而卡我们。
忘八端!
好歹,材料是交上去了,能做的也都做了。
好几天没睡好了,休息一下。
===============第四日====================
6.21、周二。
一早上带我奶奶去医院看眼睛,还好没事。
论坛上看到的都不是好消息,各种调剂。
尚丽是什么鬼?
百爪挠心的一天,
直到晚上下班前,
还算有了点积极信号,网上显示材料被玉泉小学接收了。
整个晚上,我都在查,这句话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第五日====================
6.22、周三
我给老师打电话,想要再次说明一下我的情况,
我一定要设法说清我是第二代,不是四代。
老师说,等消息吧,材料会审的。
我又找了个关系还不错同学,中纪委的,不久前还帮过他。
教委倒是认识,可是这种事不好使啊。
哪怕问问消息也成啊。
把信息发过来我看。
至此
我们已经累计找了:
通过某同事找到了某小学前副校长
通过某同事找到某知名中学前(?)校长
通过单位领导找片区的街道主任
通过单位领导找教委某不知大小的官员。
以及,中纪委~~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这都是不太硬的关系。
媳妇找的人,多少都还有回话。
我找的,全部石沉大海。
===============第六日====================
6.23、周四
早上送孩子上幼儿园时,遇到一个脸熟的家长,正是国防大学的,
问之,人家拿到了录取条!
天啊,国防大学系统真的只剩下我一个了!!
你们开了什么证明呢?
就是无房的证明。
冷静地想了想,无房证明应该不是国防大学会开的东西,应该也是单位开吧?
然而就是不能确定啊烦死了!!!!!!
从一两天前开始,我觉得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听说非京籍的孩子被调剂某校了,
听说集体户的孩子被调剂某校了。
网上的真假消息满天飞,
而我的手机差不多用家长帮就刷掉了半个g的流量。
我从来不会发表对非京人士的负面看法——因为我媳妇就是外地人。
然而此时我却希望玉泉非京的孩子被调剂得越多越好。
他们越多,就越减少同校竞争的压力。
然而,并不乐观。
我知道非京的孩子不会太多。
因为我单位就是入学五证的参审单位之一,
我知道要通过那个有多难。
“我们就是要给海淀区不需要的人,创造最恶劣的生存条件”
(出处就不说了)
下午,领导让我出外勤查案子。
这哪有心情。
抽空躲进执法车,拨通了学校的电话,又一次絮叨了情况。
显然接听的老师并不是负责的人。
“明天吧,明天最后一天了,肯定会有消息的”
“如果还没信,你再来电话吧”
===============第七日====================
6.24、周五
幼儿园毕业典礼,媳妇带着孩子出席了。
单位有紧急的工作,我一点心情也没有,
坐在办公室,一面不耐烦地回答同事们的各种业务问题,一面不停地刷新网页或手机。
除了论坛里相同情况的零星家长互相安慰,
还是没有有用的信息。
我推断,昨天接电话的老师显然已经完成了工作。
在那里审核的老师们都撤退了,
那么工作应该已经转向了其他地方。
一上午,依然没有信息。
快到中午,实在等不下去了,又打起电话来,
周折了一番,总算找到了也许了解情况老师。
“你们是后补材料的吧”
“通知的都是调剂的”
“没收到调剂的通知,七月四号来学校就好了”
那么老师,是不是我现在没收到通知,就是被录取了呢?
“理论上,是吧。”
这算是好消息吧,我连忙给家里打电话。
联通的后台忽然崩溃了,媳妇的手机变成了空号。
唉。
中午吃了一顿饱饭。
下午的时候,单位领导要我的信息,看来要再问问街道主任。
我告诉领导差不多录取了,不用麻烦了。
然后默默给其他找了的人发了短信。
好吧,其实最后还是学校放松了要求,饶了我们一命。
我的各种折腾,浮云而已。
尤其是干休所的可笑证明。
我不会忘了你们的,人都有麻烦的一天,而你们的那天到来时,
不要遇到我!!
尤其是那一位!!!
这一大篇,写了三个小时。
而临近尾声时,
网上的状态变成了这样。
我不太确定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也许已经越来越乐观了。
其实,我们都是北漂而已,
只不过飘过来的时间不同罢了。
毕竟他比很多人,更早飘进了皇城。
也就有了更多先机。
想起来,我还是沾到了我故去爷爷的不少光。
声明:本文系家长原创内容,未经家长帮及幼教网授权禁止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