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3 13:02:37

小学数学知识问答300例—进一法和去尾法


          
          [*]
       
12
                                  110.在求近似数时,有时使用“进一法”,有时使用“去尾法”,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进一法--在截取数的近似值时,把舍去的部分去掉后,在保留部分的末位上加1,这种截取数的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例如,把π=3.14159……用进一法截取到百分位时,近似值为3.15。
  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实际情况需要采取进一法。例如:每条麻袋能装粮食75公斤,现在有1380公斤粮食,需要麻袋多少条?
  解:1380÷75=18.4(条),
  或 1380÷75=18(余30)。
  结果得18.4条,如果按照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那么应该得18条麻袋。如果只用18条麻袋的话,余下的30公斤粮食往哪里装呢?根据题意,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即
  1380÷75=18.4≈19(条)
  答:需要麻袋19条。
  去尾法--在截取数的近似值时,把舍去的部分去掉后,所保留的数不变,这种截取数的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去尾法。例如,把π=3.14159……用去尾法截取到千分位时的值为3.141。
  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实际情况需要采取去尾法。例如:每件儿童衣服要用布1. 2米,现有布17.6米,可以做这样的衣服多少件?
  解:17. 6÷1.2=14.66……
  或 17.6÷1.2=14(余 0. 8)
  结果得14. 66……,如果按照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那么应该得15件。但是做衣服的事儿,大家都明白,剩下的布虽然能做0.6件,但是不够做成一件的布,只能采取去尾法。即
  17.6÷1.2=14.66……≈14(件)
  答:可以做成这样的衣服14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知识问答300例—进一法和去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