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3 13:01:14

数学符号的由来(一)


          
          [*]
       
12
                               
          (一)关系符号:<、>、=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由英国数学家郝瑞奥特首先使用的,距今已有300多年。
          等号“=”是16世纪英国数学家雷科德最早开始使用的。他说:“再没有任何记号比等长的两条线表示相等更为恰当。”
          <、>、=真正为大家公认并普遍使用已经是18世纪的事了。
          (二)结合符号:()、[ ]、{ }
          括号是一种运算符号,它的作用在于表明运算的顺序。中括号[ ]和大括号{ }是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开始使用的,小括号()是17世纪荷兰数学家吉拉特开始使用的。这些符号到18世纪才得到普遍使用。
          (三)数量符号:x、y、z
          X几乎成了未知数的代名词,传说在古代埃及,在讨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时,其中一人就随手抓起地上一把小石子※表示未知数,如:300+※=800,※=800-300=500。
          1585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创用大写元音字母A E I O 等表示未知数,辅音字母 B G D等表示已知数。到了17世纪,数学家笛卡尔对韦达的字母作了改进,他用字母表中最前面的字母表示已知数,最后面的三个字母xyz表示未知数。从此, xyz就被广泛使用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学符号的由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