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发表于 2016-8-12 22:33:24

2010年高考考前议论文探秘之新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
  自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势由原来的材料作文,改为后来人们总结提出来的“话题作文”,但是经历了6年的实践,“话题作文”的生命力逐渐衰弱。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出现了。这就是2006年、2007年的作文命题形式。这种形式酷似以前的“材料作文”,但细心的人又发现他又有所不同,所以我们权且叫他为“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新在哪里呢?我们来看一下作文的要求。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新材料作文”新就新在立意要求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所以如何“全面理解材料”,再从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成了新形势下作文写作的难点。
  面对这个难题,学生往往束手无策。对于眼前材料,没有头绪的分析。本专题结合一些新材料作文实例作以分析讲解。
  但要注意一点:不管什么作文,在审题立意时都要整体理解材料内容,把握主要倾向,抓住主要矛盾,选取最佳角度。因为矛盾有主次,角度有优劣,立意有高下。许多新材料的立意时宜综合考虑,取其中心,不宜脱离主旨,草率地就某一方面立意,造成偏离题意。
  方法:
  第一步:分析要素,整体概括。
  何人
  何事
  何果
  第二步:追问原因,探究结果。
  为什么做这样的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第三步:引申归纳,确定立意。
  举例分析:
  阅读“滥竽充数”的故事,根据要求作文。
  《韩非子·内储说上》里说,齐宣王喜欢听吹竽,每次都要三百人一齐吹奏。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里面凑数,照样得到很多赏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缗王继承王位,却要每个人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就逃跑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分析要素,整体概括:
  1.何人——齐宣王
  何事——听三百人一齐吹竽
  何果——南郭滥竽充数
  2.何人——齐缗王
  何事——听每个人单独吹竽
  何果——南郭逃跑了
  3.何人——南郭
  何事——根本不会吹竽,滥竽充数
  何果——最后逃跑了
  4.何人——南郭的同事们
  何事——南郭不会吹竽,而不举报
  何果——南郭滥竽充数
  追问原因:
  1.南郭得以滥竽充数,是因为齐宣王给提供了“充数”的条件。
  2.齐缗王改变体制,无才的南郭无处藏身。
  3.认识到没有真才实学的下场。
  4.事不关己,当然高高挂起。
  确定立意:
  1.“大锅饭”要不得。
  2.领导要有改革精神。
  3.①要有真才实学。②人贵有自知之明。
  4.敢于抨击不正之风,好好先生要不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0年高考考前议论文探秘之新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