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临近 学区房受家长追捧
学区房,一个特别的名词。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随着周围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另外,一些名牌中学附近的房产也会受到家长的青睐,在学校附近购买房产居住,将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房市风向
新政:限购令对“学区房”影响不大
近期出台的限购令对学区房有何影响吗?对此,某房产中介经理介绍说,影响是有一些的。因为不少购买学区房的家长一般都已经有房子,所以在买第二套房子时首付至少要6成,这项新政在家长是否要购买学区房前需要做考虑。
但也有中介指出,一般能为了孩子今后求学考虑而购买学区房的家长,经济条件是比较不错的,所以就目前而言,限购令的影响还不是很明显。
家长心态:更注重对口问题
一般来说,5月份是家长前来咨询学区房的旺季,平时也会有家长来问周围哪些小区是对口某所学校的。而家长咨询的问题比较多的集中在:是否能对口学校,是否买了房子就能入学,学校对户口年限是否有要求等。相比一般买房者关心的房型、采光等,希望购买学区房的家长将这些摆在考虑的第二位。家长可以向居委会了解往年哪些地段可以对口自己心仪的学校。
“吃香”理由:升值空间不小
学区房较好卖,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学区房至少比一般的房源贵5——10万。有些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未雨绸缪”为孩子将来读小学做打算。所以他们买了房子后,会选择租出去,等孩子到了上小学时再搬回来住。这样不让房子空置,也能将租金贴补到房子的贷款中。
当学区房的“使命”完成,即孩子小学毕业后,有些家长就会将房子卖掉,又会有下一批想买学区房的父母买房。这样一来,买了学区房的家长也少有后顾之忧,所以这也是学区房如此“吃香”的原因之一。
买前功课:了解学校招生规定
那么,在购买学区房前,家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对此,教育界相关人士总结道,有两点事项家长需要特别注意:一是房源所在地是否能划入家长心目中理想学校的招生片区中;二是该校对户籍年份是否有所规定。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名校因为学生生源过剩,所以在招生时会对入住时间和户籍有硬性规定,比如要求学生户口要在该房中至少满3年,或该房的户籍必须是孩子和父母一起的。
在了解了这两点后,家长也要注意选择一家正规的中介来办理相关的买房手续。
购房对策:如何规避风险成难题
正因为有些学校硬性规定,学生户籍迁入时间要求提前三年左右。所以有些幼儿园孩子的父母就会提前为孩子购置学区房,问题也随之而来:三年后,我的房子是不是有可能不能对口这所学校?
对此,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是概率较小。因为,每年到了小学招生时都会重新划分学区,如果要规避这个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买得尽量离学校近些。
校长释疑:为何片区会调整
家长购置学区房最重要因素是因为可以进行投资,“顺便”解决子女的入学问题。每年在划分片区时,是根据学生人数的变动而定的,所以不排除可能会出现去年这个户籍所在街道的学生可以进学校,而今年就不行的情况,但一般这是极个别的现象。
每年在5月份左右就会公布具体的划分规定,届时家长可以通过学校网站、校门口公告栏、对口社区宣传栏等了解详情。
“租”房心经
何时租房最适合孩子学业发展?
“学区房”除了能为孩子提供一个上优秀公办小学的机会外,一些初、高中年级的家长考虑到家校间的距离,所以希望通过租学校附近的房子的办法来减轻孩子来回路程奔波的辛苦。那么,这些家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老师分析:充分考虑孩子性格特点再做决定
现在一些预初年级就有这样的孩子,这主要是因为家长之前的“择校”考虑,使得学校与家有一段距离,孩子上下学需要花些时间导致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初二是初中学习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时间,即使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上有漏洞和不足,只要在这一年静下心来学习,往往能得到不错的收获。父母却选择了这个关键转折点为孩子做了改变,对孩子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而言可能会有不利的影响。而且从以上这个实例来看,孩子自身也不是很自觉。所以,家长在做类似决定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自己的性格和特点,例如,孩子的适应能力强不强,平时自觉程度如何等。
专家建议,有类似考量的家长不妨趁早做打算,让孩子有个适应的过程,可以在学业相对不那么繁重的低年级,让他们逐渐适应。或者,索性在初三年级再选择学区房,搬到离学校较近的地方。这是因为到了初三,学校肯定会抓得更紧,孩子也许有时还会被老师留下进行补缺,这样就像是变相地“冲掉了”孩子回家后玩的时间,而变成了学习时间。况且,同学之间也没有时间“凑”在一起玩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初三时往往会对自己有要求,给自己压力。所以综合以上这些因素,初三年级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家长在是否为孩子选择这样类型的学区房之前一定要有全面的考虑,尽量避免让最后的结局变成“为什么我做了好事,却没有得到好结果”的想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