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2 17:36:29

关于黄河的诗歌《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①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②尽:沉没,消失。
       
          ③穷:尽,达到极点。
       
          ④更:再。
       
          【译文】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赏析】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为唐诗中之不朽之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黄河的诗歌《登鹳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