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2 17:32:42

晏殊——《采桑子》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长恨离亭
  滴泪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
  淡月胧明
  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作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
  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浣溪沙》中“无可奉告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注释
  ①离亭:古代送别之所。
  赏析:
  韶华易逝,流光催人,转眼春去秋来。西风落叶,高楼雁声,益增人离愁别恨。这首词意境优美,柔丽而富诗意,且蕴含着一种凄婉的情绪。
  薛砺若《宋词通论》:此词虽在凄伤中,却无丝毫怨毒的意思,此即其抒情的温厚处。这种作风,欧阳修、秦观及晏几道,都很受他的影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晏殊——《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