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2 17:28:41

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释:
  首联意谓:既然栖高处,自当饱腹难;尽管鸣不平,终究亦徒然。以:因为。
  颔联:疏落之声到五更,几近中断,碧树却年自呈苍翠,无情相怜。比喻世情冷漠,无人理解。沈德潜《唐诗别裁》誉颔联为“取题之神”。
  颈联意谓:卑微之官职,如同桃梗泛泛乎不知所止;家园之荒芜,已到了遮没膝盖的境地。颈联意在自伤飘零沦落。
  梗:桃梗,用桃树梗刻成的木偶。
  泛泛:漂浮貌。
  尾联意谓:烦劳你蝉君最能使我警醒,我全家也当坚持操守,玉洁冰清。
  赏析:
  诗以言志,借物喻人,情同古今。在本诗中,终生不得志的李商隐,闻蝉之声而兴,以蝉之高洁自警,喟叹身世之沦落飘零。
  蘅塘退士评曰:“无求于世,不平则鸣;鸣则萧然,止则寂然。上四句错蝉喻己,以下直抒己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商隐——《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