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2 17:25:48

诗经——《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注释:
  芄:音丸,野生植物,实如羊角。
  支:同“枝”,枝上结的荚子成尖形,有如锥子。
  觿:音西,骨刻用具和装饰品。
  不知我:不知自我。
  容:仪容。
  逐:同“琢”,佩玉。
  韘:音社,古代射箭戴在右手大拇指上钩弦的器具,俗称扳指。
  甲:通作狎,与人亲近。
  赏析:
  《芄兰》描写一个童子尽管佩戴着成人的服饰,而行为却仍幼稚无知,既不知自我,又不知与他人相处,讽刺了童子的无能。诗善作细节描写,外表上庄重却掩饰不住内心幼稚,“垂带悸兮”,颤动的垂带就透视了全部的本质。“芄兰”枝叶的起兴,不仅在于引起童子佩饰的描写,或正在它的外露而不含蓄,隐寓童子的不成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经——《芄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