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2 17:18:42

风格流派介绍——骚体

  骚体来源于公元前三百年前后战国时期产生于楚国的诗歌楚辞。当时楚国的诗人屈原,在他写的诗中,有篇名叫《离骚》,于是后人有的便把楚辞直接称为“骚”,如南朝齐、梁时人刘勰,在他所著的文艺理论《文心雕龙》一书中,就把专论楚辞的篇名称做《辨骚》;又如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文选》中,也把楚辞列在“骚”类。自那时起,楚辞这种诗歌体裁就可以用“骚体”来代替,也就是凡用楚辞形式写的诗,就称“骚体”。
  骚体诗的形式有几个特点:一是句式不整齐,每句字数可长可短;二是每首诗的句数不受限制,可多可少;三是用韵不严格,既可用韵,也可不用韵,而一篇诗中既有用韵的句子,又允许另一些句子没有韵;四是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些”或“只”这一类字。照一般的说法,凡是诗句加有“兮”“些”语助词的作品,不分写作时间先后,不论作品内容,以及作者是否楚国人,都称“骚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风格流派介绍——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