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2 17:16:45

国学大师——易敏

  个人简历:
  1978年2月 ——1982年2月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2年3月 ——1984年8月 北京地质出版社编辑
  1984年9月 ——1987年6月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7年7月 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汉语教研室
  (现文学院汉语言文字研究所)教师
  2003年获文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 :
  训诂学,修辞学
  曾经担任的社会工作:
  汉语言文学1987级、1989级、1992级、编辑出版学1995级班主任、年级主任;
  文学院本科课程主任
  开设课程 :
  本科课程:古代汉语、古注选读、训诂学、修辞学、文字学、音韵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训诂学史、训诂学研究专题、汉语修辞学史、汉语修辞学论著选
  论文信息和著作信息:
  从《文选》李善注谈汉语文言修辞的早期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增刊)
  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文选》修辞特点初探
  (首届《昭明文选》国际学术研讨会《昭明文选研究论文集》1988年)
  说文解字话“教”“师”(光明日报1990年9月9日,同年第6期《新华文摘》转载)
  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科学(译文)(福建外语1988年第1、2期合刊,收入伍铁平《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科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3月)
  汉字讲座六讲 (华文教学通讯第7—12期,1991年5月—1992年6月)
  “之”“其”自指浅析 (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2期)
  读《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中外语言学说史大事对照表(上) (云梦学刊1995年第4期)
  中外语言学说史大事对照表(下) (云梦学刊1996年第1期)
  《广雅疏证补正》与辞书编纂 (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第48期1997年)
  汉语词汇发展观察 (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第49期,1997年10月)
  谈“修辞偶疏” (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第50期,1998年3月)
  从对译、比较中观察汉语词义系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文选》汉大赋用字中的义符类化现象( 第4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昭明文选〉与中国传统文化》,吉林文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云居寺明代石刻《华严经》异形字研究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一期,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
  云居寺石刻佛经与文化遗产保护 (文史知识2004年第二期)
  《说文解字》与汉赋用字(《朴学之路——徐复教授九十寿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课标教材:为终身的语言实践奠定基础 (语文建设2005年第二期)
  谈《说文解字》“同意”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2期)
  《隋人书出师颂》与《文选》异文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5年2期)
  著作信息:
  专著:
  云居寺明代石经文字构形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教材:
  古代汉语(许嘉璐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古代汉语(王宁主编) 北京出版社,2002年
  训诂学(王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古籍整理:
  《二十四史全译》(参译《晋书》部分)(许嘉璐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研究课题:
  中西语言学史比较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二十四史今译》(《晋书》部分) 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重点项目,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规划重点项目
  汉字篆隶楷构形系统测查与比较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清代碑刻及手写文献电子典藏及属性描述 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新教学计划工程课程建设与改革委托项目《语言文学类课程模块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
  获奖信息 :
  北京市精品课程奖:古代汉语(集体)
  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汉字构形学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集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学大师——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