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2 16:43:31

小学成语典故积累:塞翁失马

  小学成语典故积累: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 )
       
          A、《淮南子》   B 、《庄子》
       
          答案:A
       
          解析:
       
          “塞翁失马”是指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后来衍生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该成语出自典故《塞翁失马》,全文如下: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间训》
       
          【译文】: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经过几个月,他的马带领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祸害呢?”家里有很多好马,他儿子喜欢骑马,(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吗?”经过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唯独只有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战场),父子俩保全了性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成语典故积累:塞翁失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