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不宁的意思
宁的意思就是安宁。鸡犬不宁的意思是指连鸡狗都得不到安宁。这则成语故事是柳宗元写的《捕蛇者说》中的话“悍吏之来吾乡, 叫嚣乎东西, 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后人就从这段话中总结出了鸡犬不宁这个词,用来形容某对象被骚扰得十分厉害。知道了鸡犬不宁的意思之后,我们来详细讲述这个成语故事的背景知识。唐朝中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反动统治者为了筹措军费,横征暴敛,弄得老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这年,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他亲眼目睹了民不聊生的悲惨局面,便写下了著名的《捕蛇者说》,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社会。文中写道:有一个捕蛇人,祖父和父亲都被毒蛇咬死了,可他仍然继续捕蛇。是什么原因使他不愿放弃这个既辛苦又危险的工作呢?他说,如果捕到毒蛇,他的命运就比其他乡邻好多了。乡亲们早已倾家荡产,一听缴纳赋税,人心惶惶。差役们冲进村子里,横冲直撞,怒吼恶骂,甚至大打出手。那种大难临头的场面,连鸡狗都不得安宁(鸡犬不宁)!而捕蛇人却因为能捕到毒蛇换取钱财而生存下来,所以他感到万分侥幸。柳宗元不禁感叹:“对老百姓来说,官府沉重的赋税比毒蛇还厉害千万倍啊!”
这就是鸡犬不宁的意思和出处,在此用这个成语造一个句子:这个婴儿十分爱哭闹,每到夜里都搅得全家上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