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午饭
这事发生在我童年时。我的小学在离家2公里处,镇上完小念完。每天中午,不回家吃饭,而是自带着米,少许菜,用饭盒在学校食堂蒸饭处将米蒸成饭。待中午饭蒸熟后,取回饭盒,拌上自带的菜,这就是我每天的午餐。
由于学校蒸饭处,每天将在一个大锅里,蒸近千只的饭盒。时常有不少的饭盒中的米蒸不熟,不能吃。这天,我的饭又没蒸好,想在食堂里买饭吃,可身上带的母亲早上给的少得可怜的钱,早在上午已经花光。只能回家吃饭,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是阴天,这样回家就不会遭太阳晒。
回到家,我发现母亲并不在家,更别提饭已做好。当时我很气愤,怪母亲早上给的钱太少,要是多给点,我也不必跑回家吃饭。
我不易的找到了母亲,只见她正在田中忙于插秧。我走了过去,喊道: 妈,我回来了。”
“勇,你怎么回来了?”母亲抬头见是我,有些意外道。
“不回来,我在哪儿吃饭呀?”堵气的我将手中没有蒸熟的米饭连盒扔到了水田中。
母亲见我将手中的米饭盒扔到田中,马上放下手中的秧,变得很严厉道:“还想吃饭,我看你是没有被饿着,不晓得米是怎么变来的。”
母亲走近饭盒落水之位,躬身,从水中摸出了饭盒,可米饭全被撒落在田中。 一边像摸鱼似的摸出散烂成块状的米饭。一边指责着我道:“这么好的米饭,拿回去喂鸡,喂猪也好,就遭你这样白白浪费……”
母亲严厉指责,使我心生愧意,我不敢瞧母亲,本想对母亲说声对不气,可一直羞于言出,只是无语低头,双手不自在的玩弄衣角。
过了片刻,母亲见我还站在那儿发愣,道:“你还站在那儿干吗?不赶快去吃饭。”
“吃饭,饭都没做,哪儿去吃?”我心思量着。
“那边田岸上放着饭,自己先去吃。”母亲道。
听母亲这么一说,我也没去多管饭是怎么来的,只是跑过去,端着就吃。
吃毕,见母亲仍在田中忙于插秧,我连招呼都没打就走了。
下午,我刚回到家,邻居家的娟子跑了过来,便冲着我问道:“幺爸,你知道,三婆今中午在谁家吃的饭?”
“我妈在谁家吃的饭?”我反问娟子道。
“我家呀!中午,我婆婆叫三婆吃了饭,再去插秧。可三婆说今天天气凉快,是个插秧的好天,趁机多插一点,让我婆婆把饭给她送去。你知道吗?这饭是我送去的”
我沉默无语瞧着娟子。
娟子又道:“下午我去拿碗时,三婆已经将那个大田,包括我婆婆家的小块田在内都栽完,又去栽另一块田的秧,到现在三婆都没曾回来过…… ”
听了娟子的叙述,想到母亲为了操持这个家,连饭都顾不上吃,母亲为了孩子,宁原自己挨饿,也要把饭让给孩子先吃。这一切使我的眼睛模糊了。
饭可让我的身体得到营养,可母爱,却让我的心灵得到感化。原来母亲给我的不只是一顿午餐,更多的是她那伟大的母爱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