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巨人复活节岛巨石像之谜
智利的复活节岛,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地方之一,它坐落在茫茫无际的南太平洋水域,离南美海岸大约有三千七百千米之遥。它的陆地面积仅有一百一十七平方千米,人口约二千四百人。由于它位于南纬27.10西经109.30的地球中心地带,因而素有“地球的肚脐”之称。在它的周围,几乎没有什么岛屿,全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 因此,这个小岛也就成了航海者理想的间歇地。当人们发现这个海岛时,在他上面已经存在着两种居民,一种是显然处于原始状态的具有血肉之躯的波西尼亚人;另一种确是代表高度文明的巨石雕像。现在岛上的居民既没有雕刻这些石像的艺术造诣,又没有海上航行数千公里的航海知识,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人雕刻了这些石像呢?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目的何在?这一切使这个海岛笼罩了神秘的色彩,如果没有这些石像,复活节岛就如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一样平淡无奇了。复活节岛被发现的历史并不长,追述到1722年,是荷兰人首先登上此岛并为此岛命名的,恰逢那天是4 月5号复活节,于是这座远离世界文明的孤岛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复活节岛。
此后,西班牙人等欧洲探险家们在几十年内先后多次登上此岛,引起人们极大探险兴趣的不仅是这个荒岛上有土人居住,更重要的是岛上的上百尊巨石像。复活节岛虽然独处一方,但世界上很多人都听说过那些遍布全岛的石像。这些被当地居民成为“莫阿伊”的石像,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形态各异的长脸,略微向上翘的鼻子,向前突出的薄嘴唇,略向后倾的宽额,垂落腮部的大耳朵,刻有飞鸟鸣禽的躯干以及垂立在两边的手,这些奇特的造型赋予石雕以独特的风采,使人一眼就能认出他们。他们有的列队眺望大海,有的东倒西歪,个头一般七至八米。还有竖立石像的石台约一百座,大的石台高达四点五米,长九十米,石台上竖立的一尊最大的石像高达十米,重量至少五十吨。另外,有些石像头上还戴有圆柱形的红帽子,当地人称为“普卡奥”,远远看去,红帽子颇似一顶红色的王冠,更给石像增添了尊贵、高傲的色彩。红帽子并非所有的石像都有,享有这种特权的石像仅三十多尊而已,只分配给这些佩带红色石帽的石像宛如众多石像中的贵族。如此多的石雕巨像,是何人、何时所雕?雕像的目的何在?至今还无从解释。
使世人赞叹不已的石像已经成为这个天涯孤岛的象征。两百多年来,种种疑问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人类学家、名俗学家、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他们纷纷踏上这个小岛,试图去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这些石雕人像一个个脸型窄长、神神呆滞,造型的一致,表明他的制造者是依照统一的蓝本加工的,为别处所未见,从而说明它是未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本岛作品。可是,有些学者指出他们的造型与远在墨西哥帝纳克瓦的玛雅———印第安人文化遗址上的石雕人像,存在许多相似之处。莫非是古代墨西哥文化影响过他,墨西哥远离复活节 岛数千公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的奇迹还表现在其他方面:这批石雕人像小的重约二点五吨,重的超过五十吨,有的石像上还戴着石帽,石帽动辄也是件吨位沉重的大家伙。他们究竟是如何被制作者从采石场上凿取出来的,如何加工制作,又采用什么办法,将他们运往远处安放的地方,使之牢牢地耸立起来。前几个世纪岛上居民还未掌握铁器,这一切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于是,这里又出现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谁是岛上的巨石人像的制作者?土人吗?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人们逐一统计了岛上的巨石人像,共有六百多尊。他们还调查了这些巨石人像的分布,他们还在拉诺拉库山脉,发现几处采石厂。采石厂里那坚硬的岩石,像切蛋糕似的被人随意切割,几十万立方米的岩石被采凿出来。到处是乱石碎砾。加工好的巨石人像被运往远方安放,采石场上仍躺 着数以百计未被开采的石料,以及加工了一半的石像。有一尊石像最奇妙,他的脸部已雕琢完成,后脑部还和山体相连,其实再有几刀,这件成品就可与山体分离,然而他的制作者却不这样做,好像他突然发现了什么,匆匆离去。采石场上碎石零乱,上面有深深的凿痕,以及纷飞四处的石屑。
火山爆发吗?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复活节岛是座火山岛,但是座死火山,在人类来到岛上居住以前,情况一直是稳定的。或许是狂风海啸等灾难造成工地停工。但是,岛上居民理应对海岛常见的这种自然现象司空见惯,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再说灾难过后随时可以复工,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雕刻这些巨人石像,已经是个谜了,而采石场为什么突然停工,又是谜中之谜。许多学者研究了分布在小岛各处的那六百多尊石像,以及几处采石场的规模等情况后,认为这些工作量需要五千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才能完成。他们做过一项实验,雕刻一尊不大不小的石人像,需要十几个工人忙一年。利用滚动滑动装置似乎是岛民解决运输问题的惟一途径,同时这种原始的搬运方法的确可以将这些庞然大物搬运到小岛任何角落。但是,这无疑又要占用很多的劳力。这暂且不说,令人困惑之处还在于,岛上几乎没有树木,这就不存在利用滚木装置运送巨人石像问题了。那么,这些石像是怎样被搬运的呢?
还有,岛上这些石人像还有不少戴石帽的,一顶石帽,小的也有两吨,大的重约十几吨。这又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要把这些石帽带到巨石人像的头上,又需要有最起码的起重设备。岛上树木不生,连滚木滑动这种最原始的搬运设备都不具备,吊装装置就更成了虚无之物了。再说五千个强壮的劳动力吃什么?靠什么生活在那个遥远的时代? 小岛上的土着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根本没有能力提供养活两千个强劳力的粮食。小岛上的植被、耕地提供的食物,以及沙滩上偶尔漂浮而来的鱼虾,更难以满足如此众多人口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小岛现在也仅拥有一千八百多人,许多生活用品还要靠外来补给。
也许是宗教的力量,促使复活节岛上的居民创造出这种人间奇迹。但岛上的原始居民并未信仰任何宗教,他们直至19 世纪后期法国传教士来到后,才渐渐接受并信仰罗马天主教。这些面对大海的雕像,又究竟代表着什么宗教, 连世居小岛的居民都说不清楚。
复活节岛以多“谜”出名,一向是各国学者和旅行家的神往之地,尽管这里路远地偏,每年慕名而来观光、考察的人依然络绎不绝。但愿有一天,这许多的谜会被解开。
页:
[1]